云从科技成功过会后,“CV(视觉AI)四小龙”中另外三家的上市情况也备受关注。8月19日,有消息称,上个月刚刚终止科创板IPO的依图科技正考虑在香港上市。据《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依图科技估值已经达到14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此高的估值下,依图科技想拿到新的融资难上加难,结合其巨大的研发投入和亏损的财务情况,只能在二级市场寻求“补血”,此前被曝出售医疗板块的行为也被解读为为上市减轻负担。
A股到港股
消息称,依图科技将在今年晚些时候申请IPO,拟寻求40亿美元估值,但该公司董事会尚未完全排除在上海科创板上市的可能性。
北京商报记者就此消息的真实性采访了依图科技方面,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对方的回复。
如果消息属实,那么这将是在科创板终止IPO后,依图科技上市的再一次尝试。
去年11月,上交所受理了依图科技的科创板IPO申请,并于当月进入问询阶段,但在今年3月,依图科技及保荐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核,7月初,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
“其实近期转战港股的AI公司不是只有依图科技一家,去年底开始,市场明显感觉到科创板监管的收紧,而港股的交易规则相对灵活。”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去年以来,云从科技、云天励、云知声、旷视科技等Al企业都向科创板提交了上市申请。除了依图科技,此前云知声和禾赛科技也宣布终止IPO。
张毅认为,国内这批头部的人工智能企业,从融资的周期来看,已经到了必须上市的阶段,因为VC基金周期一般在五年左右,不会超过八年;从财务数据来看,依图科技持续亏损,确实需要通过二级市场募资来支撑未来的业务和研发。
与前几年相比,人工智能的投资热度已经慢慢降低,这点从依图科技的融资历程中就能看出来。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2012年9月至今共经历了10轮融资,其中,2018年两次融资达到3亿美元,2020年的两次融资中,3月完成的融资金额为3000万美元,6月的融资金额未披露。此后的一年多,依图科技没有任何融资记录,因此上市是其当下最重要的“补血”渠道。
从财务数据的角度来看,招股书显示,依图科技在2017-2019年分别实现营收6871.9万元、3.04亿元和7.167亿元,但营业亏损也分别达到了11.68亿元、11.66亿元和36.43亿元。
张毅提醒,港股对于亏损企业的包容性并不是很强,所以即便依图科技能成功在港股挂牌上市,未来的业绩表现还是至关重要的。
轻装上阵
实际上,亏损在AI行业中是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安晖发表的报告显示,全球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中国AI产业链中90%以上的企业也处在亏损阶段。
CV四小龙中,除了商汤科技未披露过业绩情况,其他三家都处于长期亏损状态。而造成亏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AI企业们还没有找到明确的商业变现途径,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目前AI仍是一项周期长、风险大的投资。
如今,只有云从科技已经成功过会科创板,旷视还在A股等待,依图有意转战港股,商汤科技近日也被传出计划未来几周提交港股IPO申请。
依图科技,除了上市不顺、长年亏损,今年屡屡传出负面消息。此前有报道称,为减少成本支出,今年上半年依图科技采取降薪、大幅裁员相关措施,如今员工总数已削减至500人左右,最终要削减裁员到200-300人左右,整体裁员规模超70%。近日又有消息传出,依图科技已将其医疗业务出售给深睿医疗。
对于这些传闻,依图科技始终没有作出回应。
据悉,依图科技于2016年下半年宣布进军医疗市场,推进过程却似乎不太顺利,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收入也不高。
“从过去这么多年的研究来看,医疗、金融和安防是目前人工智能企业最能创造营收和利润,且应用前景相对广阔的领域,如果依图科技出售医疗业务的消息属实,我想更多还是因为这家公司在医疗板块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客户基础,或者是在这个领域无利可图,当然也可能是为了轻装上阵,医疗板块业务的研发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和力量,但依图科技已经难以负荷,继续下去会拖累整个公司的营收和利润的成长性,不利于上市。”张毅说。(记者 石飞月)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