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公共图书馆总藏量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三馆一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历史性全覆盖;“粤书吧”等新型城乡文化空间如雨后春笋在南粤大地涌现;“同饮一江水”劳动者歌唱大赛、“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等文化惠民品牌深入人心……
随着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步入新阶段,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提出“实施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如何通过建设覆盖城乡、优质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多位基层文化工作者、公共文化场馆负责人建言献策。
更多数字手段
延伸基层文化场馆服务触角
近年来,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馆通过组织群众合唱团、志愿者服务队等方式深入百姓中,用瑶族音乐剧、歌舞等形式宣讲党的政策理论,让精神文明之风吹进瑶乡千家万户。文化馆馆长盘桂青常年带队深入村镇,从瑶族乡亲的生活中汲取养分,创作了《铜铃悠歌》《瑶山飞来一群金鸪鸪》等作品。
“作为粤北地区的基层群文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扎根基层、多深入生活,敏锐发现和感受时代变化之美,通过文艺作品向广大群众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盘桂青说,县文化馆正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影响力,通过新媒体平台传递网络好声音,让美德新风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传遍瑶乡。
云浮市新兴县图书馆如今已蝶变成国家一级图书馆,馆长杨琪先二十年如一日投身到基层图书馆事业中。“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必须为基层百姓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和精神食粮。接下来,我们将下大力气建设数字智慧图书馆,结合本县的历史传承、乡土文化资源,开发更为完善的特色文化馆藏数字资源,提升服务效能。”
作为省级图书馆,中山图书馆今年也将依托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模式,推动全省构建“省馆—市级中心馆—总馆—分馆—服务点”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将持续推动“粤读通”工程,加快推进全省公共图书馆用户信息互联、互通、互认,打造公共图书馆全省“一张网,一个码”的共享服务体系。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将扩大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覆盖面,落实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延伸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触角,让更多基层群众享受文化强省建设殷实硕果。
更多名家下基层
为山区群众送去“艺术课”
歌唱家、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唐彪从事文艺志愿服务已经超过20年。他的身影常年出现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每年参与几十场公益性演出,足迹留在偏远山区、田间地头、生产车间。
“把最好的艺术送到基层,送给老百姓,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幸福和光荣。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才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唐彪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今年他将重点开展与清远山区的文艺对口帮扶工作,除了将文艺演出送到山区群众中外,还计划召集摄影、美术名家为山区群众送去形式多样的“艺术课”,不断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
“新发展阶段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全省文艺志愿者必将展现更大作为。”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专职副主席金鹏说,未来将在全省符合条件的县市区陆续增设广东省文艺志愿服务创新基地,推动全省各级文艺工作者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更紧密联系,面向基层群众提供文化志愿服务。
更多美育普及
省美术馆开启“乡村支教”服务
“立足新发展阶段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目标和要求,广东省文化馆将推动文化馆事业创造新的时代内涵,强化文化馆作为城乡居民美育学校和全民艺术普及阵地作用,坚持以艺术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群众精神力量。”省文化馆馆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毛凌文说。
近年来,广东省文化馆积极向现代文化馆转型升级,营造优质文化新空间,先后推出“在粤”“节庆‘叹’非遗”“南粤木棉红”“我在文化馆办展览”及“美好生活”数字文化进万家、全省群众艺术广场舞推广培训等系列惠民活动,让人民群众成为文化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分享者。
毛凌文表示,接下来,省文化馆将升级“艺美人生”全民艺术普及系列培训,推出面向中青年的艺术“晚课堂”,丰富拓展“文心美学社”美育课程,同时进一步加快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优化“文化在线”平台,实现全省100%县级文化馆具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馆、喜欢文化馆,与传统文化相遇,享受艺术的美好。”
为基层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艺术精品,广东美术馆文化惠民项目“艺术进万家”今年将持续邀请省内知名艺术家,将艺术佳作以高清复刻的形式,送到街道、社区和文化场馆等地巡回展出,让岭南艺术精品进入基层。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将推出针对农村小学生教育培训专门打造的“美育乡村支教”项目,以艺术欣赏、艺术创作、艺术实践等多种方式,调动乡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并引导城乡群众对建设美丽乡村的美好向往,进一步提升服务精准度。
更多品牌活动
向不同群体提供更精准服务
虎年新春,韶关仁化河富村,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汇集舞狮、采茶歌舞戏、月姐歌等民俗节目,入选国家文旅部公共服务司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
韶关市文化馆副馆长张璐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身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未来将立足丰富的岭南文化土壤,带动群众自发编创“沾泥土、冒热气”的好节目。“我们将继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鼓励村民展示当地民俗风情、非遗项目,进一步擦亮‘村晚’品牌。”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集中省内艺术资源,继续办好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第十九届广东现代舞周、广州爵士音乐节、二沙岛户外音乐季、粤戏越精彩等品牌项目,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和惠民观众群。(徐子茗 李培 杨逸 黄楚旋)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