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安徽省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省银行业保险业不断提升普惠金融供给质量,全力服务中小微企业、三农发展,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运行、循环畅通。2022年一季度末,全省银行业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9%,贷款户数达219万户,同比增加53万户。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2%;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987.57亿元,同比增长21.9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9.18个百分点。
建立政银担精准服务机制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缺少抵(质)押和担保,融资很难,如果仅靠企业自身积累发展,过程太慢,时间太久,需要通过外部增信,建立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桥梁。在我省的政银担服务体系中,科技部门负责科技企业信息和需求采集;科技担保机构负责将科技企业人才、研发等“软信息”转变成信贷的“硬数据”,进而提供担保;银行根据担保提供贷款;政府为担保和银行提供政策支持,建立约束机构,强化正向激励,增强银担信心。
目前,我省科技担保体系成员已有133家。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累计开展“科技融资担保”业务703.15亿元、8991户(次)。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增科技担保同比增长30.01%,服务科技型企业数同比增长46.35%,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
同时,创新“人才贷”“研发贷”等产品,推动“知本”转化为资本。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科技担保在保客户中,通过“人才贷”等信用方式获得融资的科技企业1541户、86.71亿元,占全省在保客户近60%。
大力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能力
推进“三农”金融供给体系和服务机制建设,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乡村建设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持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积极探索创新、先行先试,支持六安市申创全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针对资金适配性不足县域,实施存贷比提升规划。会同相关部门推动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全省所有59个产粮大县,地方特色农业保险险种覆盖我省主要特色优势农产品。
一季度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8.35%,县域存贷比74.83%,同比上升3.53个百分点。一季度,农业保险签单保费18.36亿元,为407.89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545.87亿元,支付赔款3.03亿元。
安徽农业农村厅相继印发了《安徽省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行动方案》《关于印发实施活体资产抵押贷款业务若干意见的通知》《安徽省农业保险创新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为金融支农构建了良好政策环境。连续7年在合肥农交会开设金融展厅,开展政策宣传培训、金融产品推介、挂牌企业路演、银企互动交流、重大专题新闻发布等活动,累计签约473.88亿元,取得了良好成效。
按照农业农村部部署要求,在大别山革命老区(金寨县果子园乡)组织实施乡镇级创新试点,打造政银担险基“五位一体”综合金融支农模式,引导金融资源精准配置乡村产业,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秦缘)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