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富 > 正文

太原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经验成全国典型

10月29日,全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研讨暨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培训视频会议召开。会上,太原市就避难场所建设管理的经验及做法做了交流发言。

多年来,太原市全面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共建成应急避难场所509处,有效避难面积710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市级统筹规划建设、县区改建挂牌管理、乡街协调启动宣传”的工作模式,为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提升全社会抵御灾害能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2008年以来,太原市开展了“百校兴学”工程,在太原市抗震设防8度的基础上,要求新建学校全部提高一档设防,将 “学校是第一避难所”的理念落到实处。201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实施后,要求全市新建的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全部提高一档抗震设防等级,建成人民群众放心的避难场所。目前,太原市是全国抗震设防烈度最高的省会城市之一。

太原市将应急避难场所作为防灾减灾宣传的基层阵地,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讲解大赛、“平安太原”防灾减灾文化电影月、“千场科普讲座”等系列宣传活动,不断提升防灾减灾知识的知晓度。

本报记者 王钰钦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