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腾空而起,顺利将卫星送入太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3月29日17时5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这是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第一次执行航天发射任务。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按照智能化标准建设了某新型发射工位。其中,智慧发射场系统作为该工位的“超级大脑”,涵盖了对相关信息的采集和汇聚、分析和处理、交换和共享管理等功能,大幅提高对各类基础信息的使用和综合处理能力。
承担这一科研重任的是一支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科研人员组成的攻关团队,他们为构建智慧发射场奋力拼搏、夙兴夜寐,集智攻关,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设计构架团队
突破思维“合纵连横”
构建智慧航天发射场,在国内是首次。发射场系统运行复杂而有序,工种配合难度极高、专业种类分项极多、系统融合难度极大,如何构建系统自运行体系,打通各专业软件接口,实现外部信息系统数据无缝接入,新增系统设备无限扩展,运维、指挥、决策链路无缝融合,工程实施采用何种构架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始终坚持培养超前技术体系人才,以探索性、前瞻性思维发展创新团队。接到任务后,攻关团队经过仔细调研论证,启用“指挥决策信息支撑能力团队”核心人员,迅即开展深入的系统实施论证工作。
为实现智慧发射场最简化对接外部系统,以最先进和最快速的技术体系支撑目标实现,高级工程师赵文想、工程师郭斯檀逐字逐句推敲建设要求,每一项功能都考虑前后关联,调研国内各类单位,请教中心各级专业资深人士,通过对既往信息工程的认真总结,编制了工程建设总体方案,提高了智慧发射场系统的数据实时性、对接便捷性和扩展无限性。
当看到计算机屏幕上一页页数据闪过、一个个字符跳动,发射流程在大屏幕上一览无余准确呈现,发射全程各项工作结果准确报告,指挥口令准确自动执行,团队所有人员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所有人员的内心都久久不能平静……
技术攻关团队
攻关团队智慧接入打破“信息孤岛”
航天发射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融合体,为保障火箭测试工作顺利进行、火箭发射圆满成功,地面设施设备需要协同配合工作,需要统一的调度指挥操作。
以工程师黄文韬为首的团队经过调研设计,最终采用某先进技术来解决数据融合难题,打通各孤立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
面对高强度工作和时间紧迫的矛盾冲突时,为确保系统能够顺利完成开发并保障发射,黄文韬一边鼓励团队,一边身体力行带动大家,一起加班,一起熬夜。
因为工作原因,黄文韬一年到头很少待在家里,在女儿日记中他是“总在出差的爸爸”。在单位同事眼中,他是那个永远守在工作一线,舍小家、为大家,献身航天、勇往直前的科技尖兵。当火箭成功升空的那一刻,他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智慧应用场景开发团队
虚拟现实打造“身临其境”
工程师李斌博士带领的团队,负责智慧应用场景的开发及技术协调工作。为建设贴合实际的发射场,在建设之初,团队人员就以设计图纸为基础,利用三维技术进行建模还原。项目竣工后,团队在现场对实景进行勘测拍摄,将设备样式贴入模型中。最后,他们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成功搭建了物理建筑模型,直观可视化还原内外环境。
入职以来,李斌结合自身专业特长,针对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保障问题,选择建模与仿真技术为自己新的研究方向,作为技术负责人的他先后完成多套设备的建模与仿真工作。
智慧发射场系统建设初期,李斌和黄凯主动请缨,积极参加项目建设工作,参与项目开发,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智慧应用场景功能的开发中。
测发流程优化团队
追求高效分析研判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负责智慧发射场某系统控制系统开发和优化流程工作的工程师王菲,有5个月时间前半夜从来没有入睡过。她积极与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流,讨论运行原理、调试设备、设计界面等,最终制定流程方案。从合练到首飞,王菲废寝忘食,不仅自己负责的系统运行良好无差错,还为地面设备状态安全判断、故障诊断等作出了贡献。
高级工程师岳守体带领薛甫成和李鹏负责智慧发射场某系统的开发和对接工作。经过半年艰苦奋战,他们高质量完成了软硬件的调试任务,系统在首次合练中便顺利实现了目标。
打破传统,跳出“舒适区”,犹如逆水行舟,每一步都得拼尽全力。他们打破传统模式,以“替代与超越”岗位操作人员为目标,将岗位操作人员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关键数据的可量化处理机制,确保流程最优化。
辅助决策团队
智能识别风险预警
高级工程师熊万忠、李耀凯和张安理负责智慧发射场系统辅助判读和辅助决策的开发和对接工作。他们的工作任务是使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各类动态信息,并设定触发异常预警,为用户提供故障预警和风险识别。
刚接到这个任务时,作为发射场的“老人”,他们想到智慧发射场为首次设计、开发和建设,没有先期成熟经验借鉴,应用的技术涉及最为前沿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担心难堪重任,也曾犹豫过,但想到参与智慧发射场建设的重大意义,义无反顾地承担了该项任务。
前期项目论证时,面对研制厂家不熟悉地面设施设备的情况,熊万忠、李耀凯和张安理利用丰富的经验,详细梳理各设备工艺流程,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智慧发射场建设项目进入到最为紧张的现场调试阶段后,他们主动协调轮换,密切配合工作,积极出谋划策。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中国正在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保持中国在航天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在信息化技术、智能计算技术方面领跑,智慧发射场的建设势在必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智慧发射场攻关团队用昂扬的斗志、严谨的作风,刻苦攻关,不惧艰难,坚持科研创新,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了智慧发射场建设上来,探索了一条使发射场从数据化、信息化到数字化、智慧化的新路,为后续的发射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伟强 郭希玲 成子龙 王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