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围绕保市场主体保就业这一关键,安徽稳步增加对中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促进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持续优化信贷结构,重点支持首贷、续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深化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服务,稳定中小微企业融资预期。
2022年一季度末,全省银行业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9%,贷款户数达219万户,同比增加53万户。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2%;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987.57亿元,同比增长21.9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9.18个百分点。累放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同比增长41.24%,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同比增长24.32%,中长期贷款比重升至54.19%,2021年全年新增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超过2.6万户,同比增长70%。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自2019年初以来累计下降1.6个百分点。
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能力
立足安徽农业大省省情,全省持续推进“三农”金融供给体系和服务机制建设,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乡村建设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持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
针对资金适配性不足县域,实施存贷比提升规划。推动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全省所有59个产粮大县,地方特色农业保险险种覆盖我省主要特色优势农产品。
一季度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8.35%,县域存贷比74.83%,同比上升3.53个百分点。一季度,农业保险签单保费18.36亿元,为407.89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545.87亿元,支付赔款3.03亿元。
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安徽银保监局副局长施其武介绍,为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安徽积极开展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督促银行完善内部绩效考核评价,提升普惠金融类考核指标权重,加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优惠力度,落实不良容忍度和授信尽职免责要求,激励基层机构“敢贷、愿贷”积极性。
同时,引导金融机构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内设机构,建立健全多层级、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在审批流程、授信权限、产品研发、考核激励等方面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协同推进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在全省范围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工作,夯实信用体系基础,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普惠金融领域。
施其武表示,下一步,将引领全省银行业保险业坚守支农支小初心,不断提升小微、“三农”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优化信贷保险业务结构,支持实体经济纾困解难和高质量发展,为畅通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李后祥)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