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流转土地、成立村级合作社、引进现代农业设施科技示范园、打造高端绿色农业品牌、创新采摘+民俗鉴赏的新路、完善多渠道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近年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引领休闲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方面不断创新,蹚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的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建设的新路,创建了一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典型,推介了一批“美丽乡村休闲游”精品线路、精品景点,促进了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
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太原市美丽宜居示范基地太原市小店区王吴村,体验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建设为村民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全方位提升。
一个穷村走上农林文旅融合路始建于1952年的王吴村,由王家堡和吴家堡合并而来,全村2544户7000余人。过去的王吴村,是小店区最穷的村庄,以种植玉米为主,人均一亩三分地,5口之家的全年收入仅5000余元,外出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多,多数土地处于废弃或半废弃的状态。
从2012年开始,村两委将土地流转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途径之一,至2018年,全村7638亩土地全部流转回到村民委员会。在此期间,村民委员会成立村级合作社,对流转土地进行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和管理,发展现代农业,统一种植2500余亩玉露香梨、500亩早黑宝葡萄、3000余亩牧草、400亩现代农业设施示范园等,同时引进企业发展酿酒、醋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猪胰子”,开辟800块“一分地”构成“市民农田”。除此之外,王吴村在打造集采摘、观赏、品尝、畅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乡村方面不断努力,通过举办羊汤节暨葡萄采摘节,将传统祈雨民俗转化为美食游玩的盛大节日,组织节日汇演、配套景观长廊、灯光秀、花海田园,增设“网红摇摇桥”“浑水摸鱼”“赶羊比赛”等娱乐项目,打造宜生产、宜观赏、宜游玩的大地田园景观带,吸引游客前往。
7月30日,山西晚报记者在村党委副书记王吉会的带领下,行走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据了解,村民将土地流转后,除了收取租金,每亩有1050元的收入,还能通过合作社、大户或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打工获取劳动收入,一份地带来两份收成。
63岁的村民吴翠仙就是这样的。“原来我们一人一亩三分地,打不下多少粮食,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的变化可大了,土地流转后,我们不仅能收取租金,还能在地头打工,每个月有两千多元的收入,关键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能照顾上。”正在“市民农田”地里劳作的村民吴翠仙说,家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生活水平也比之前大大提高,特别幸福。
走进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无土栽培的西红柿、彩椒、薄荷等随处可见,穿梭在园区里的村民正忙碌地劳作着。“这些都是以水培、基质培、潮汐盘式等栽培技术为主,同时有中央控制平台,能对气候、水质、空气等生产参数全程可控、全程记录。”王吉会说,除此之外,示范园里的农产品还建立了地方品牌和各原产地生产档案,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的小店区安全农产品。
来到葡萄大棚种植区,一串串新鲜的葡萄挂满枝头。54岁的吴建萍是土生土长的王吴村人,也是全村第一批尝试种植葡萄、发展葡萄采摘的农户。每年这个时候,她都忙得脚不沾地。吴建萍说,今年是她种植葡萄的第10年,以前从未想过,一串葡萄能为她的生活带来如此令人欣喜的变化。“土地流转后,我承包了村委会的10亩地开始种植葡萄,每年葡萄亩产近2000斤,不用出门,也不用商贩来收购,在地头就能卖完。”吴建萍说,这些都得益于举办的“葡萄采摘+民俗鉴赏”活动,吸引了很多前来品羊汤、摘葡萄的游客。
采访时,山西晚报记者碰到很多前来采摘葡萄的太原市民。“现在葡萄的甜度还没有达到顶峰,再过一周,葡萄会更好吃。”吴建萍说,这两天陆续有前来采摘的游客,他们也明确劝说过,但依旧抵不住市民采摘的热情。
王吴村党委书记、村主任王永强说,现在的王吴村先后荣获国家美丽休闲乡村、太原市小店区文明村、太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标杆党组织、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太原市美丽宜居示范基地,山西省妇女联合会巾帼农业双创示范基地等光荣称号。
为打开“王吴特色”田园综合体的知名度,从2017年开始,王吴村开展了羊汤节暨葡萄采摘节,第一年不仅为村集体增加了近百万元的收入,而且仅用11天的时间就把葡萄销售一空。“今年,我们举办了第六届羊汤节暨葡萄采摘节,继续探索‘葡萄采摘+民俗鉴赏’农旅融合新模式,吸引市民到王吴村品羊汤、赏民俗、摘葡萄。”王永强说,采摘节的期限短,下一步,村委会将继续建设500亩温室大棚,加大蔬菜发展力度,届时全年有新鲜蔬菜可供采摘。
政策资金支持蓝图逐渐变现实“规划,就是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武大庆表示,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建设,就是以农业资源、产业基础、特色村落、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完善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和运行功能体系。
对此,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全方位支持休闲农业。如《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试点工作的意见》《山西省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实施细则》《关于加强金融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等,同时安排4000万元资金,开展试点工作。
至今,山西省已创建2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11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6个示范点,4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7个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32个示范点,150个“山西美丽休闲乡村”。
“我们先后向农业农村部推介18条四季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2020年与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2020年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景点线路推介活动’。”武大庆说,2022年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和太原市人民政府成功举办了“尽赏田园·晋美乡村”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暑期推介活动,推出29条精品线路,157个精品景点。
武大庆认为,经营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山西省的休闲农业在经营主体、投资金额、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至今,全省有各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6786个,较上年增幅2.9%。2021年,休闲农业从业人员42.4万人,带动33.15万户农民受益,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81.3亿元。2021年全省休闲农业接待6733万人次,销售农副产品43.3亿元。“休闲农业也从单一的农业旅游,扩展到休闲娱乐、观光体验、文化传承、科普教育、度假康养等领域。各地依托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地域文化等,精心开发出乡村民宿、农业特色小镇、农耕园、文化博物馆、田园综合体等形式多样、特色各异的休闲体验新类型,开辟了产业发展新途径。”武大庆说。
山西晚报记者 赵德伟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