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1日,新华社“新华视点”专栏连续刊发两篇有关我市报道,分别关注我市花农、菜农面对降温天气,借力科技保证农作物安全过冬和疫情期间医废处置情况。
【资料图】
以《应对寒潮 科技助力农田大棚“穿衣戴帽”》为题的报道中,菜农们的“御寒之术”不仅让农作物实现稳产,也为冬季的蔬菜供应提供了支撑。
太原市晋源区一座花卉产业园里,一进入盆栽温室,热气扑面而来。花农用空气能热泵提供热源,热水循环,通过风机盘管把热量散出来,给温室进行加温。“现在我们温室里的温度有15摄氏度多,外面的温度是零下4摄氏度。通过保温来保证温室白天蓄能,同时温室还用空气能热泵提供热源,热水循环进来后通过风机盘管把热量散出去,可以晚上给温室进行加温。”园艺花卉产业园总经理刘源说。
鲜切花温室内15个射流风机高速运转,管道内的热量得以充分释放,来保证玫瑰花生长的恒温条件。刘源介绍,玫瑰生长对温度要求比较高,夜间需要15~18摄氏度,白天则达到25~28摄氏度,射流风机有两个作用,一是提高温度,另一个是通过空气的流动循环降低温室里夜间的湿度。
在晋源区古城营村,仅需点一下遥控器,约2亩的节能温室大棚上就能覆盖上厚厚的保温被。“咱们节能温室用的棉被保温效果相当好,新建以后不仅种植面积增大,高度也增加了,采光效果比以前好得多。即使到了零下十七八摄氏度,咱们温室里的温度也能达到七八摄氏度。”菜农介绍说,在极端寒冷或大风天,保温被要晚揭早盖,在保证农作物接受有效光照的同时,更得注意防寒防冻。
为应对寒潮天气,晋源区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提醒菜农、果农、花农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争取做到低损失甚至无损失,让农作物顺利越冬。
疫情期间,核酸检测所产生的医疗垃圾,机场入境航班、各集中隔离酒店以及各医疗机构的涉疫垃圾都需要第一时间处理。《山西太原:日产日清 看疫情下医疗废物如何处理》一文,对医疗废物如何清运、转运车开往何处、医疗垃圾如何处理等大众关心的问题给出答案。
“这桶20公斤,那桶25公斤。”视频中,太原市万柏林区康宁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工作人员正在对每桶医疗垃圾称重登记,随后消毒处理,立即转运。太原市医疗废物管理处监管室主任杨彦文现场介绍:“目测医废暂存间里暂存有80多桶医疗废物,我们实行24小时不间断清运,这次清运完成后要立即进行二次清运、三次清运,直到最后清运完成为止。”
医疗废物清运一线的工作人员夜以继日与时间赛跑,保证将医疗垃圾日产日清,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保障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据了解,一辆小型的专用转运车最多可以装载16个专用盛装桶,处理完80多桶医废需要工作人员来回多趟。太原润禾环卫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双喜介绍,现在共有医废转运车辆28台,每台医废转运车每次的转运能力为小的七八百公斤,大的1吨多,最近基本上24小时运转,达到了人闲车不闲的状态。
在太原市医疗废物管理处,大门处可以看到一辆辆专用转运车不断驶入,经过严密消杀后,医疗废物被运输至后方的焚烧炉进行处理。“收运车辆在进场时要进行一次消杀,在卸车时还要进行一次消杀,厂区每隔两个小时要进行一次消杀,通过多轮次消杀保证环境和人员安全。”太原市环卫产业管理中心医废监管负责人渠建利说。
太原市医疗废物管理处是太原市最大的医疗废物处置点,共有两台大型焚烧炉,设计处置能力为每日50吨。连日来,两台焚烧炉满负荷运转,全力保障医疗废物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渠建利表示:“我们会全力以赴做好医废的收运处置工作,为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守好太原疫情防控阵地。”(李晓并)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