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发达国家学习生活了10多年,回国后选择机会很多,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山西?”
“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但对我来说,回到祖国、回到山西,回报家乡,是理所应当的事,也是很正常的选择。”面对提问,李亚伟回答得轻松自然,但眼神却流露出内心的坚定与执着。
李亚伟是一名85后青年博士,主要从事电化学催化、能源材料开发以及可再生能源转化方向的研究。自2009年出国深造后,先后获得美国休斯敦大学的双硕士与德雷克塞尔大学的博士学位,留学期间,发表了国际顶级期刊SCI论文40余篇,并在德国柏林亥姆赫兹研究所访问交流。毕业后,在美国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国10余年,李亚伟始终胸怀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2021年是李亚伟的人生道路、科研道路转折之年。这一年,他把想法转化成行动,“国外不乏优厚的待遇,但我还是想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在山西的大地上。”就这样,李亚伟带着满腔热忱和对故土的热爱踏上归国之途,从事氢能相关的科研工作。
这是一次李亚伟本人与故乡山西的“双向奔赴”。“我是山西人,有了归国想法后,山西大学便向我伸出了橄榄枝,家乡的邀请诚意满满,不仅提供实验室、科研设备、经费等方面的支持,还和我讨论山西作为能源大省在绿色氢能开发上的优势和潜能。”2021年2月,李亚伟通过山西大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回国,回到自己的家乡。
绿色低碳发展正成为山西发展的底色。氢能作为一种洁净的二次能源载体,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抓手。“新时代能源革命看山西,山西可再生能源装机量位居全国前列,可与电解水制氢技术完美结合,在绿色氢能开发上具有巨大潜力。我很庆幸自己从事的是绿色氢能与燃料电池的相关研究,在山西有用武之地。”李亚伟说。
功成不忘家国情,回馈桑梓赤子心。“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人才政策越来越好,各高校的科研氛围越来越浓厚,项目申请、经费补助、实验设备也越来越科学先进,我相信在这片广阔天地上,大有可为。”李亚伟入职山西大学后,成为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山西大学科技园氢能与燃料电池创新中心主任,在学校、学院的支持下,实验室的搭建、研究团队组建与项目申请工作同步展开,为绿色氢能领域开发方向的技术研究提供了科研条件。
李亚伟作为一名青年学者,几年如一日,始终奋战在科研一线,已经建立了先进的电化学能源转化实验室,其中电化学催化测试、燃料电池测试等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入职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与省级科研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在开发绿色氢能制备的同时,大力发展氢能高效利用,通过集中攻克氢能产业链的两端关键技术,进一步推动氢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李亚伟娓娓道来。
科研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一支创新水平高、勤奋能力强的研究团队。化学是建立在实验上的一门学科,李亚伟一直鼓励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寻真知,并引导他们自主思考与探索,他注重针对每位学生的思维模式定制个性化的科研提升方案,逐步让学生在氢能领域中有所领悟和建树。目前,他带领着自己的科研团队正坚定地朝着绿色氢能的方向努力探索。“李老师对待科研认真扎实,他从不局限于说教,而是引导鼓励我们去探索实验,使大家在科研中不断成长,成为导师的‘左膀右臂’。”刚刚顺利完成硕士毕业答辩的学生闫雪絨说道。团队还注重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的探索实践,先后与山西恒润化工等省内企业开展了深度的横向项目合作,不断将研究成果拓展到产业领域,为社会经济服务。
“生逢伟大时代,深感使命在肩。在氢能领域继续深耕,在科研道路努力探索,在国家建设发展大潮中,在故乡山西这片热土上坚定发出自己的光与热,努力为我省‘双碳’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李亚伟表达了自己的信心和决心。
要佳
【编后】
“双向奔赴”家国情
功成不忘家国情,回馈桑梓赤子心。李亚伟通过山西大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回国后,建立了先进的实验室,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攻克了诸多难题,为推动山西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山西在绿色氢能开发上具有巨大潜力,为李亚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让从事绿色氢能与燃料电池相关研究的他,在山西有了用武之地。近年来,我省不断创新人才政策体系,营造良好人才环境,发挥科创平台引才聚才作用,吸引了一大批像李亚伟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来晋创新创业。
一边是求贤若渴的家乡,一边是爱乡情切的游子。人才纷至沓来,产业蓬勃发展,这是一种同频共振,也是一种“双向奔赴”。随着人才、企业纷纷落户,山西在绿色氢能开发上将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产业集群效应会越来越凸显。
王黎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