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去哪?娃谁来带?每到暑期,对于大多数父母,这都是灵魂考问。但当“神兽出笼”遇上“官方带娃”,困扰双在职家长的问题正迎来新的解决方案。
在7月13日的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丁大伟介绍,7月19日至8月20日,北京全市中小学将开办为期两期、每期12天的暑期托管服务。家中无人看管照料的学生,可走进临近中小学的图书馆、阅览室进行自主学习,或有组织地参加托管服务。
工作与家庭如何平衡?这几乎成了过去这些年里每一个职场父母绕不过去的难题,又通常成倍地压在职场爸妈身上:既要处理工作上的各种突发,又要兼顾对家庭、孩子的照顾,在工作和生活逐渐模糊的边界里,带上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色彩。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但工作是养家的基础,在父母难以两全的选择里,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城市里的留守儿童”。每到寒暑假,看孩子就成了家庭矛盾的焦点,谁来看、怎么看、送去哪里托管、如何安全托管……任何一项都足够家长头疼。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被困婚姻与育儿的焦虑,从家庭问题演变成为社会问题乃至人口问题,多少有些一发不可收拾。
21世纪的都市话题里,老有所养与幼有所托并重。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十几个城市的接连试水证明,暑期托管服务大有可为。父母喜大普奔:官方认证、经济实惠、安全保障,何乐不为?
托管归托管,假期仍是假期,老问题不能重蹈覆辙。“双减”背景之下,教育部明确辟谣“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不实,在自愿原则下,将托管与学期的明确分区,无形之中也划清了暑托班与“鸡娃”培训班之间的界限。
如何真正消除父母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暑期托管也在做更细致的配套政策。相对于长久以来的教育体系,暑期托管仍属新事物。如何将好事做好,这就成了暑期托管服务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
一个明确的方向是,暑期托管不应只是托管,更重要的是高质量托管。虽不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精彩细致的活动设计却是吸引家长的根源所在。
至于更长远的规划,就需要全社会的动员与参与了。让暑期托管服务健康运转起来,资金与人员的安排,缺一不可。官方带娃公益属性明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支持”的资源调配模式如何复制、新的经费划转模式如何探索,公益与钱挂钩的探讨从来都不俗套,反倒是真正解决痛点所要面临的必要现实。
而教职人员的搭配更是暑期托管不可或缺的一环。志愿者招募、青年社工选派、外聘在校大学生、购买第三方服务……在多元合作里探寻多赢结局,或许才是暑期托管的长久之计。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