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飞天,巨轮出海。产线开动,机器轰鸣。
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强劲发展,离不开一支强大技术工队伍的支撑。
“我们有30多名毕业生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录用,最近成功发射的神舟十三号飞船上,有很多部件就是用我们所学的技术制作的。掌握技能不仅改变个人命运,也改变国家的未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冠军杨登辉说。
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紧紧围绕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全面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提升劳动者素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目前,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35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56万人,占比33.6%,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贡献技能力量。
建成全国最大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把技能人才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省市联动“一盘棋”推进、人才产业“无缝隙”对接,凝聚起技能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广东相继高规格出台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意见、“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意见,近三年省本级投入专项资金约17.26亿元用于技工教育发展。各地坚持从产业实际出发,纷纷出台配套政策:东莞出台技能生态10项行动,打造“技能人才之都”;湛江对接巴斯夫等重大项目,校企联合定向培养技能人才;汕头、潮州聚焦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培养“文化技工”……
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全省148所技工院校在校生60.9万人,占全国总量的1/6,每年输送毕业生超过15万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此外,广东还建成了50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5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在汕头技师学院,19岁学生马恺翔身边停靠着的波音737飞机,就是他的课堂。“在这里不仅能零距离接触实操场景,还有很多来自业界的老师们帮助我们更快速、更扎实学到技能。”他说。
培养过程中,广东坚持以产业需求为根本导向,面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建设183个省级重点专业和40个特色专业。同时注重深化校企合作,我省技工院校与96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700多家大型企业深入对接,平均每个专业与7个企业(行业)合作。
以大规模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
在湛江吴川,“婵姐”李秋婵已成为当地家政服务业内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多亏了‘南粤家政’工程的培训和政策扶持,让我们村的妇女们掌握技能、上岗就业。”她说。如今,李秋婵还创业开起了家政公司,带动周边超700人参加家政技能培训,谋求更好的生活。
三年多来,广东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以大规模培训显著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培养大量技能人才。目前“三项工程”累计培训近640万人次,“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带动就业创业超200万人次,为稳住就业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年多来,一批批“厨师村”“技工村”“月嫂村”相继涌现,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广东培育“粤菜师傅”名村10个,建设美食旅游精品线路32条,形成“梅岭鹅王”“玉水厨师村”等一批特色乡村文旅品牌;还将“三项工程”导入省际扶贫协作,推动新疆喀什、西藏林芝技工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拿到了50万元‘粤菜师傅’专项创业贷款,终于可以扩大店面了!”今年,广东开通“三项工程”就业创业融资审批快办通道,帮“忠记云濑”小吃店创始人陈冠忠解决了困扰已久的融资难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银行机构合作,创新以“三项工程”实施落地过程中开展的系列培训、资格认证、技能竞赛等为依托,以客户取得的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荣誉奖项等作为主要授信依据,破解技能人才融资困境。
多层次竞赛体系拓宽技能圆梦舞台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倒计时”上的数字正一天天变小,面对首次在中国举办的这届世赛,广东的技能人才们备战格外认真。
在广东,技能人才施展抱负的平台越来越大。我省基本建成以世赛为龙头、国赛为主体、省赛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不断开展竞赛成果转化、标准优化、推广运用等工作,带动效应愈发凸显。比如,人社部门牵头组织多场人才对接会,力促企业与获奖选手、优秀技工等对接签约。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项目冠军选手刘思雨,在对接会上收到了一家科技集团抛出的百万年薪邀约,成功签订就业意向协议。
此外,广东推动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实现职业贯通发展,已有约2500名高技能人才获得专业技术职称,技术工人工资年均增幅达8.23%。今年,107名技能人才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占获奖者总数的33.6%,技能人才社会认可度关注度越来越高。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吸引约6万多人次现场观摩,广东省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云端观赛人数超4000万人次,“学技能人生一样出彩”引发热烈反响。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扩大高技能人才有效供给,在推进‘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中发挥更大作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说。(记者肖文舸)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