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正文

广东省去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近20万件 助力54家民企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

近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百强榜》,榜单前十名广东占六席,百强企业中粤港澳大湾区有25家,足见广东民营经济的实力。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法治化营商环境。近年来,广东高院“护航”民营经济发展举措不断:确立“加大对非公有制财产的刑法保护力度、依法慎重适用司法强制措施、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19项产权重点保护任务,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两个“十条”,细化提出20项具体措施……

据统计,2021年全省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助力54家民企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审结知识产权案件近20万件,约占全国总数三分之一。

知产速裁案件审理周期缩至45天

知识产权案件往往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审理周期长。2021年6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对一起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纠纷案作出先行判决,在速查速裁方面作出典型示范。

在该案中,深圳天源中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发现佛山市蓝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国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许可,复制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并销售被诉芯片,涉嫌构成侵权,遂起诉至法院并索赔300万元。法院经审理后先行判令国芯公司停止侵权,避免原告公司损失扩大。

先行判决,是指法院对已经审理清楚的部分事实和部分请求作出的判决。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黎炽森介绍,采用先行判决方式推进审理,可以有效避免因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技术复杂、案情疑难、审理周期长导致侵权行为持续及权利人利益受损日益扩大,具有“澄清是非”“及时止损”的功能。

近年来,广东法院大力推动构建最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致力于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不断探索完善证据披露、证据妨碍排除和优势证据规则,率先在全国建立健全“技术调查官+咨询服务+专家库”多元技术查明机制,依托“网通法链”“ZHI系统”等智慧法院成果,解决远程取证、固证、示证难题。广深两地法院建立快速维权机制,知识产权速裁案件审理周期缩短至45天。

广东高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法院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适用举证妨碍制度确定数额破解“赔偿难”,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引导经营者更加尊重和重视知识产权。近三年来,全省法院共审结适用惩罚性赔偿知识产权案件148件,其中2021年审结适用67件,最高判赔数额达到3000万元。

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广东民营经济创新驱动孕育好“土壤”。去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广东获奖326项,其中金奖8项,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43.3万件,均居全国首位,广东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

快审破产案件平均半年内可完成

“通过预重整和重整两个阶段的大量细致工作,最终实现极短时间内化解公司退市危机,充分保障了债权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合法权益。”近日,深圳中院审理了一例破产重整案,审理该案的深圳破产法庭法官王芳说。

深圳索菱公司是一家从事车联网软硬件产品研发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拥有200余项专利,2015年6月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2018年以来,该公司陷入经营困局,面临退市危机,债权人向深圳中院提交了破产重整申请。

如果不能及时重整成功,公司将被终止上市,债权人和股民将“血本无归”。深圳破产法庭深入企业了解到,索菱公司的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具备重整价值。对此,深圳中院及时启动“预重整”,提前指导临时管理人开展破产重整工作。

2021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重整,三级法院密切联动,完成文件流转和裁定送达不过夜。12月27日,债权人会议和出资人组表决通过重整计划草案,深圳中院于当天裁定批准重整计划。

一场关乎上市企业生产危机的重整,历时仅31天。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高新投集团副总裁樊庆峰表示:“广东法院高效审理企业破产重整,既挽救了企业,又畅通了供应链,还为债务人提供相对安全、稳定、缓和的司法保护区。”

近年来,广东法院出清“僵尸企业”数、重整成功数、“执转破”案件数等均居全国首位,破产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由25个月提速到12个月以内,快速审理的案件则在6个月内完成。(记者杜玮淦 通讯员林晔晗吁青)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广东 知识产权案件 民企 破产重整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