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工业百强县之首、县域经济“领跑者”,江苏江阴市再次迎来“开门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江阴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5.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9.7%。曾经的“苏南模式”发源地,如今的江阴正全力提升老产业科技创新含量,构建现代化产业链群,打造我国县域经济“新样本”。
“奋进‘十四五’,江阴将奋力当好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表示,实施“南征北战、东西互搏”,就是要把江阴打造成全球资源集聚之地、科技创新应用之地、高端产业承载之地、开放枢纽拓展之地、金融贸易活跃之地,打造“产业更高端、创新更澎湃、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的新江阴。
亮眼开局 一季度GDP增长19.7%
2021年以来,江阴市上下铆足干劲,抢速度、提效率,全面推进“南征北战、东西互搏”三年行动,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5.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9.7%。
对此,许峰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项目投资有力有序,工业经济持续向好,资本市场表现活跃,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
作为地区生产总值的重要生力军,规上工业企业成长速度极大影响着地区的发展程度。近日,国内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龙头企业长电科技设立的“设计服务事业中心”和“汽车电子事业中心”在上海浦东揭牌,正式进军汽车电子集成电路应用市场,展现了江阴新兴产业澎湃的发展动能。2021年一季度,长电科技实现收入67.1亿元,同比增长17.6%,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188.7%,两项数据皆创同期新高。
“长电科技将抓住产业升级换代机遇,不断发展新商业模式,培育新业务形态,发挥技术领导力和行业领导力,促进集成电路成品制造上下游企业共同进步。”长电科技首席执行长郑力表示。
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江阴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9.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规上工业产值总量攀升;其中新兴产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597.1亿元,增长41.3%,高于传统产业增速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亮眼的成绩奠定了更高的起点。“未来要强攻重大项目。”许峰说,下阶段,江阴将狠抓项目投入,组织开展各类专题招商,确保新项目全面开工,把转型升级作为最鲜明的发展主题,围绕构建“345”现代产业体系,启动全市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全力盘活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出效益,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做强实体 构建现代化产业链群
今年以来,江阴必得科技、长龄液压先后在A股主板上市,至此,位列全国县级市第一的“江阴板块”上市公司扩容至55家,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企业均为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当前,江阴正着力引导企业走好产业、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创新之路。除推动科技型、成长型“专精特新”企业走向资本市场,今年江阴还成立了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江阴分中心。同时,开展“江阴板块”全方位体检,为上市后备企业开设绿色通道。据悉,江阴每年动态保持上市后备企业130家左右。
以本土民营企业、上市板块著称的江阴,涌现出11家中国企业500强、15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面对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和江阴产业结构偏重的现状,这些骨干企业正引领江阴加速低碳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远景科技集团与红杉中国宣布将共同成立总规模100亿元的碳中和技术基金,投资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据了解,该基金是目前国内首个绿色科技企业携手创投机构成立的百亿规模碳中和技术基金。
海澜集团推出工业互联网智慧云平台——海澜智云。海澜智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国平介绍,早在几年前,公司就抓住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风口,成功研发智慧云,通过数字化全流程管控,为接入云平台的企业提供节能减排服务和指导。今年以来,海澜智云已累计助力各类企业节省能耗折合标煤2.7万余吨。
江阴全面擦亮“澄心办·办澄事”营商环境品牌。一方面,加强政策供给,产业强市政策升级至6.0版,覆盖面、精准性、优惠度持续升级。另一方面,加强服务保障,完善领导挂钩企业制度,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畅通减税降费政策传导机制。
系列政策利好下,一批含金量高、成长潜力大的新兴产业领域中小企业加速崛起。2008年至2020年,海归博士陈育新创立的普莱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孵化器、加速器走到了产业园,在江阴“打了通关”,已自主开发多项国家1.1类多肽类抗菌药。在江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江阴高新区,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150余家。
“十四五”期间,江阴将按照“能链则链、宜群则群”的原则,推进“345”产业集“群”强“链”,加快高端纺织服装、石化新材料、金属新材料3个千亿级支柱产业链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布局5G通信、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现代物流、健康文旅5个未来产业。同时,实施“领航型”企业培育计划,每个重点产业链上培育5家以上龙头骨干企业和一批创新成长型民营企业,推动“链主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创新。
科创争先 擘画未来发展新格局
2月24日,江阴正式提出“南征北战、东西互搏”的战略路径,将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太湖科创湾,深度融入长三角,精心布局“十四五”。
所谓“南征”,就是以霞客湾科学城建设为核心,打造智慧互联之城、绿色生态之城、青春时尚之城、未来科技之城,成为遨游蓝海、引领未来的创新之眼、青春之眼。所谓“北战”,就是打好港口资源整合战、城区品质突围战、长江生态保护战,持续建设通江达海、美丽宜居的花园之城、现代化之城。所谓“东西互搏”,就是推动各板块比学赶超,高新区迈进“全国40强”,临港开发区创成“国家级开发区”,靖江园区打造“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各镇街奋力跻身“全国百强镇”。
其中,无锡以科创名义再次定义太湖的“头号工程”——太湖科创湾,为江阴实现科技创新“突围”提供了绝佳机遇。“江阴将全方位承接科创湾溢出效应,以霞客湾科学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江阴数字创新港‘一城一区一港’的加快打造,锻造永续发展的最强引擎。”许峰说。
聚焦打造霞客湾科学城这一智核引擎,近日,江阴推出“霞客之光”产业自主创新攻关计划,实行揭榜挂帅制度,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与“卡脖子”技术难题。“我们将每年基于全市各类创新主体提出的技术研发需求,梳理编制技术需求榜单。对成功揭榜、联合开展攻关的重大项目,根据企业实际投入,符合要求的最高可给予1000万元支持。”江阴市科技局局长徐飞说。
下一步,江阴还将在现有2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诺奖得主研究院、58家院士工作站和17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础上,进一步以企业为主体,与国内外高校院所精准合作,建设各类产学研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计划专项。同时,提档升级暨阳英才计划,实施“百千万”引才专项行动2.0,以更有竞争力的政策与服务打造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引领和支撑主导优势产业跨越发展。
“当好区域一体化发展领跑者,树起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江阴样板’。”许峰思路清晰:更紧密拥抱无锡、拥抱上海、融入长三角,更主动承接上海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太湖科创湾辐射和溢出效应,更有底气喊出“县域高质量发展看江阴”,真正成为全国县域发展当之无愧的排头兵、先行军、领跑者。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