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司近日宣布,从明年6月15日起,旗下IE浏览器将基本淘汰。互联网“活化石”将告别历史舞台,在舆论场引发了普遍关注。有人追忆初识互联网的青葱岁月;有人解读互联网产品的发展规律;有人则追问政务系统、报名网站等依赖IE浏览器的网站有何解决方案……这些声音背后,其实有很多东西值得思考。
IE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浏览器,但由于其直接绑定Windows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全球普及率最高的浏览器。中国接入互联网后,不仅普通用户习惯用其“冲浪”,银行系统、电子政务、考试报名等一系列公共服务网站也出于普适性、稳定性要求,以IE浏览器为标准进行了适配,并在长年累月中形成了庞大的体系。因架构原因,IE浏览器体积大、速度慢,被淘汰是必然,但无论是微软新版Edge浏览器,还是国内一众双核浏览器,都已经实现了对IE的兼容,一些人担忧的网站承接难问题其实不会出现。
总的来说,IE浏览器“退休”并不会于我们的互联网生活掀起什么波澜,但透过它我们看到一个现实,中国人的网络生活中,几乎处处都有微软的身影。今天退休的是浏览器,明天可能关闭旧版系统的官方更新,虽然影响不大,但全国的网络维护需要时刻关注一家外国公司的商业决策,恐怕也存在某种隐忧。实际上,从XP停止服务,到Win8强制推广“可信计算”;从低价Win7停售,到Win10在移动终端、服务器、云计算、大数据等全面执行“许可制”,这些商业行为,都由于Windows系统的垄断地位,在全球包括中国产生了不容小觑的连锁反应。操作系统“卡脖子”,也可能成为中国发展的“绊脚石”。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操作系统这个最基础、最底层的计算机软件是否能实现国产替代,影响着整个互联网生态的自主可控。目前,Windows的优势有目共睹,巨大的前期投入与建立生态的难度,以及成功者强大的专利壁垒,都让后来者举步维艰。但也要看到,苹果和谷歌依靠“操作系统免费+应用商店收费”等创新模式,已经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找到了生存空间。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时代,各种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乃至家电、汽车等,都将成为人们必备的终端产品,其中孕育着跨终端、全场景式操作系统崛起的机会,正等待着弄潮儿去把握。同时,“金钱买不来技术,市场换不来技术”已成为社会共识,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在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国产替代”成为投融资市场的热门话题。可以说,在发展国产操作系统的征程上跋涉了十几年的探路者,正迎来最好的发展环境。国产操作系统需要继续坚定信心、坚持创新,力争让国人通过更多自己的窗户看到互联网的世界。
美国的“八大金刚”掌握着世界信息产业的命脉,除了操作系统,还有芯片、数据库等许多互联网基础设施等待着国产替代。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中国信息产业的自主可控进程,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旅程,需要有志者付出更多努力。(鲍南)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