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农业银行发布2022年半年报——总资产突破32万亿元、营收和净利增速均在5%左右、不良率较年初继续下降……农行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中期业绩答卷。
在当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用“韧”字形容上半年的经营情况和未来的经营走向。他表示,面对各种冲击和挑战,农行能够“坚韧不拔”,有更强的抗压能力。这份“韧性”首先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韧性,同时也与农行横跨城乡的客户基础和机构布局密切相关。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农行经营横跨城乡,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也有相对更深的护城河。
拨备政策取决于两因素
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农行拨备覆盖率为304.91%,较一季度末下降2.59个百分点。
谷澍表示,农行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要求,通过深化服务实体经济,主要是加大减费让利、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等措施,实现了拨备覆盖率的有序下降。
考虑到拨备提取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谷澍也对农行未来的拨备政策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新提拨备方面,农行仍然会坚持审慎的原则,按照会计准则和监管要求来提取;存量拨备释放方面,农行会根据逆周期管理的要求和需要,合理释放存量拨备,这样的话,既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又可以使投资者的回报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
综合判断来看,谷澍表示,农行的拨备覆盖率将经历一个继续有序下降的时期,但具体下降到什么水平,下降期有多长,则要看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
谷澍还谈到了银行估值的问题。他表示,现在资本市场对银行板块的估值明显偏低,并且存在一定误解,逆周期管理、宏观审慎似乎与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存在矛盾。在宏观审慎和逆周期管理之下,中国的银行业没办法被市场化地估值,银行股估值因此非常低。事实上,放眼全球,任何银行的经营都是与宏观经济状况高度绑定的,银行是一类特殊的企业,本身就有缓释风险、维护宏观经济系统稳定的作用。如果经济下行时,银行简单地收缩贷款,那么宏观经济会发展不好,银行自身的微观审慎也不一定能取得好的结果。所以,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统一,其实是全球的共识,与市场化并不矛盾。
平衡好服务与降本
以客户为中心的线上化经营理念当前已成为银行业的普遍共识。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农行个人掌银注册客户数4.34亿户,较上年末增加0.24亿户;个人掌银月活跃客户数(MAU)超 1.64 亿户,较上年末增加1177万户,增量和存量都保持同业领先。
“一个人在银行没有资产,但他却是掌银的月活客户,这是不现实的。”这种MAU和AUM(个人客户资产管理规模)之间的拉动关系也决定了农行线上化经营的主要思路,即“用流量带产品,以产品稳流量”。据农行副行长徐瀚介绍,近年来,农行主要围绕客户需求,全面优化了掌银的一些重点基础功能,对一些功能进行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版本的迭代,优化后,客户的使用越来越方便。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农行AUM同比增长了38.3%,高出MAU增速5.6个百分点。
随着线上化经营水平的提升,农行的服务效能也在增强。徐瀚在回答《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6月份,农行掌银的日活跃客户数已经超过2800万,农行下辖22000多个网点,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掌银,每个网点平均每天要接待1200人,只靠线下渠道是无法提供如此大量且优质服务的。
徐瀚强调,农行践行线上化经营理念的目的并不是压降成本,尽管作为上市公司,控制成本是永恒的主题,但前提是平衡好客户服务,有些业务应该转到线上,而特殊人群的服务则要线下进行,这才是真正发挥农行线上线下两个优势。(记者 胡杨)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