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历经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基本上不会存在武官拥兵自重之情形。但不得不说赵匡胤的一系列举措,只能用一句话概括--"收之东隅,失之桑榆"。
赵匡胤采取用"文官掌权"的方式打压武官,在国策上实行通判以及宋真宗、仁宗时期的"官职差遣制度,造成了上层效率低下、下层不干实事的情况;在军事上,由于常年不习武备,造成军队战斗力和指挥效率混乱。
(相关资料图)
而王安石就处于那个时代的人。
据《宋史》一八七《兵志一》记载:平时养兵费已巨,每出戍,又各有赏赐,国力所以不支,而姑息已久,兵所以不可用。也就是说臃肿的机构加上巨大的军费以及军队战斗力低下是北宋中期军事上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
赵匡胤陵墓
因此,王安石看到了北宋严重的问题,这才上述宋神宗请求改革。王安石的改革一方面开源(如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均税法),一方面节流(如均输法),一定程度上强大了国家实力。
但,如果北宋冗官冗兵冗费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王安石也没有变法,北宋会走向何方呢?
王安石雕像
有两种可能性:第一,没有王安石,还会有类似王安石的某某官员和改革家,他们也会发现北宋的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那么北宋就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
第二,假如真的没有类似王安石的改革家或者慑于守旧派的压力不敢做声,那么北宋就会积重难返,会提前数十年被辽和西夏"包了饺子"。
从这个意义上讲,王安石是有很大魄力和勇气的,正是他"不计个人荣辱,为国分忧"的胸怀,后人才会对他多几分赞许。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