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正文

道可道,非常道 天天热消息


(资料图片)

学习《论语》“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时,学生提出问题:“老师,‘道’不是‘路’的意思吗?怎么又变成了‘引导’的意思?这是不是因为读音相近而造成的通假现象?”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学生无奈地感叹:“真是‘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字太让人糊涂了。”

看到学生这么纠结,我开始给他们展示“道”的字形演变。

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道”原本是由“人”和“行”两个部分组成,表示一个人走在大路上;到了金文,“人”变成“首”,“行”还基本不变;到了战国文字,“首”基本不变,“行”又演变为“辵”;从隶书开始,“辵”进一步简化为“辶”,从此“道”的字形基本确定下来。

许慎《说文解字》说“道,所行道也”,这样的用法有许多,比如《中山狼传》中“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怀其璧,从径道亡”都是这个意思。走哪种路是选择一种途径,由此引申出“途径、方法”的义项,如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韩愈《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大路是安全的路,所以走大路成为一种追求和风尚,由此引申出“风尚、时尚”的义项,比如韩愈《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修建大路一定会遵循某种道理和规律,于是引申出“道理、规律”的义项,比如《庄子·庖丁解牛》中“臣之所好者道也”。把道理规律总结出来就是一种思想、一种学说,于是又有了“思想、学说”的义项,比如《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贾谊《过秦论》中“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等。给人讲思想学说也是在传播一种学问,于是又有了动词“讲、说”和名词“学问、道德”的义项,动词义项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何可胜道也哉”,名词义项如韩愈《师说》中“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既然“道”既有“行、走”的义项,又有“讲、说”的义项,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引导别人走路”的意思,于是就有了“引导、带路”的义项,学生问题中的“道千乘之国”就使用了这个义项。

讲到这里,学生说:“原来‘道可道’的第一个‘道’是‘道理、规律’的意思,第二个‘道’就是‘讲、说’的意思,这么一来我就不糊涂了!”(柴海军)

《中国教师报》2023年06月28日第16版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