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成都先导(证券代码:688222.SH)对外披露了2022年年度报告。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3亿元,较于去年同期上升5.9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6.60万元,整体经营较为稳健。
总体来看,通过持续推进其全球领先的围绕DEL技术开拓及应用的核心技术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新药发现与优化能力、积极布局多元业务板块服务类型,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合作伙伴在去年均得到了显著拓展,研发项目成果亦保持稳定的商业转化节奏,经营活动开展整体稳中向好,技术实力以及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有关行业专业人士表示,由于疫情等负面因素的扰动,企业经营在2022年面临的挑战超乎想象。由于与成都先导达成深度合作的多家生物制药公司遍布全球,而去年跨境交流又面临阶段性障碍,加之因收购Vernalis产生的商誉计提了减值准备,多方因素的叠加,才使得公司账面上产生了一定幅度的波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国内防疫政策的优化,以及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趋好,对成都先导等企业接下来所能取得的生产经营成果,投资者或许可以给予期待。
(资料图片)
DEL技术领先优势依旧
多平台实现协同生长
自创立以来,成都先导一直致力于核心技术——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升级。经过十年的研发探索,如今公司已成为药物发现领域同时拥有国际领先的DEL技术与FBDD/SBDD技术的成长性生物技术公司之一。与此同时,公司还以DEL技术为基础衍生开拓了核酸新药研发(STO)以及靶向蛋白降解(TPD)两个新兴技术平台,这使其较其他生物技术公司及药物发现领域CRO公司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技术壁垒。2022年,公司上述四大板块核心技术的探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
成都先导的DEL技术包括DEL库的设计、合成与筛选,是一项具有颠覆性的原创小分子新药发现技术。相较于传统分子库,公司的DEL技术在分子库规模、合成时间和成本、效率以及适用性等方面均具备先进性。报告期内,公司万亿级DEL新分子实体库得到优化,DEL平台核心技术快速迭代,小分子种类超过1.2万亿,合成分子骨架种类达到6,000多种;筛选平均成功率约78%,保持行业领先水平,筛选项目平均周期缩短至90天以内,报告期内达成了20个项目的化合物知识产权(IP)转让。整体来看,公司与DEL相关的核心业务(DEL库定制、DEL库筛选)与上一年相比保持了稳健发展。
此外,公司的FBDD/SBDD平台通过DEL技术扩展Vernalis自有可供筛选的分子模块数量,分子片段总数超过4万种,FBDD/SBDD研发服务收入约1.02亿元,同比增加5.15%;STO平台已具备开发核酸药物临床候选化合物的能力,可提供早期研发“一站式”服务,在2022年已初步对外展示出其商业价值,目前正在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酸药物递送系统;TPD平台累计完成了超过50个新颖E3泛素连接酶的制备,部分E3泛素连接酶通过DEL筛选成功发现了活性小分子配体。
对于药物发现CRO公司而言,培养“千里马”和找到“伯乐”同样重要。也就是说,除了领先的技术水平,合作伙伴的不断拓展,也是公司想要加速生长的必要条件。而在这一点上,成都先导于去年取得了多项亮眼突破。
2022年,公司与Eli Lilly、ConfometRx、Lipigon、UPPTHERA、Arclight、Almac、LoQus23、杜克大学、韩国Daewoong、华氏医药、上海济煜、海昶生物、标智未来、PACS1综合征研究基金会、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杜克大学等全球范围内多家生物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研发项目成果商业转化。同时,公司还积极拓展业务板块服务类型,例如推出OpenDEL?以覆盖市场对于小规模DEL定制库的需求。通过OpenDEL?,公司得以将研发技术产品化,从而能够应对客户更加多元化的新药研发服务需求,客户群体范围限制也由此打开,为后续的客户资源拓展夯实了“地基”。
为筑牢自身多方面优势举措频频
丰富在研项目带动业绩弹性提升
近日,有太平洋证券分析师指出,AI在制药领域已逐渐显露出重要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能够缩短试验周期、节省成本、探索更加广阔的分子结构空间,促进新分子实体的发现及优化、提升试验成功概率等。根据英伟达公开资料,使用AI技术可使药物早期发现(涵盖靶点发现与验证到先导化合物优化)所需时间缩短至1/3倍,成本节省至1/200倍。
而成都先导在AI方面早有布局,自公司于2012年成立以来,其内部的计算科学(CADD/AIDD)团队就一直在参与研发工作,助力核心技术升级与平台建设,例如:借助化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CADD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高质量DEL建库、数据分析、筛选靶点类型的拓展以及筛选化合物化学空间的拓展;通过高质量的核酸序列设计加速小核酸药物的早期研发进程;利用CADD技术加速三元复合物优化过程,提升团队在蛋白降解早期研发阶段的竞争力等。
不过,对于近期的“AI热潮”,成都先导却保持了相当冷静、务实及客观的态度,并表示“计算科学与人工智能(CADD/AIDD)系公司主营业务和研发的辅助工具,直接贡献的销售额及利润较小,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影响有待观察和验证。公司应本着实事就是的态度,专注业务本身,真正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难看出,成都先导更着眼于提升长期价值创造能力,而非短暂地追逐“热点”。
实际上,为强化自身优势,成都先导于2020年末就收购了Vernalis。而在2022年,公司专注于将Vernalis从商业、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据悉,Vernalis是FBDD/SBDD技术的领先者。整合之后,成都先导得以在已有基础上丰富自身药物发现领域的筛选技术、方法和经验,降低技术单一风险,通过过去两年的努力,集团内在技术层面已经实现一定程度的协同效应以及DEL+FBDD/SBDD的应用;同时,也有助于公司搭建海外研发和服务平台,拉近公司与海外客户的距离,促进公司海外用户的进一步开发与获取。值得一提的是,Vernalis团队在SBDD领域拥有二十多年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成都先导的计算科学团队通过与其合作不仅有利于项目进程,也会促进成都团队的培养和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防疫政策优化后,跨境交流频率的加强以及难度的减小,整合后的协同效应将在未来得到更为彻底的展现。
不仅如此,成都先导的研发创新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达8736.19万元,同比增幅接近20%,营收占比高达26.5%,研发团队人数达到了42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接近85%。
成都先导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进博士早前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和传统意义上的CXO企业不同,成都先导也在研发自己的新药。“我们公司是一个创造新药的技术平台和资源库,除了用来服务合作伙伴和客户,在没有利益冲突(严格遵守靶点排他和分子结构排他原则)的前提下,我们自己也在开发新药,把资源用好。”
持续的投入也带来了丰富产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4个项目正在开展I期临床;2个项目已完成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CC)提名,处于IND申报准备阶段;2个项目已完成在多个药效模型的体内药效模型验证,处于候选化合物(PCC)筛选阶段;1个项目处于先导化合物优化阶段,正在进行体内药效评估。此外,公司还有10余个项目分别处于FIC的靶点验证、苗头化合物的筛选以及结构优化阶段。
根据 Frost&Sullivan 报告,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由2021年的2,241 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3,1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6.9%,扩容态势明显。由此,总体来看,作为从事新药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成都先导凭借领先优势以及丰富的新药研发管线储备,有望持续转化带动业绩弹性提升,后续业绩表现值得投资者保持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