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已成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
近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数字经济半年形势分析》研判报告指出,2021年上半年,数字社会发展步伐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日益完善,数字生态更加健全,数字化绿色化理念持续深化,数字经济总体正向着融通、规范、普惠、绿色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数字产业增速回升数字社会发展步伐加快
今年上半年,数字新基建速度加快,融合应用加速落地。截至2021年3月底,我国已建成5G基站81.9万个,占全球5G基站数量的70%以上,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研判报告显示,“5G﹢远程会诊”已在19个省份的60多家医院上线使用,“5G ﹢自动驾驶”“5G﹢远程教育”等新模式新业态在上海、广东等地落地。
新兴数字产业亮点纷呈,在人工智能方面,我国人工智能期刊引用量首次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在云计算方面,我国阿里云计算市场份额提升近300%,华为云首次跻身全球“五朵云”行列。
工业互联网进入快速成长期,产业生态更加健全。截至2021年5月,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超过1500个,覆盖了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赋能数字化转型成效逐步显现,电力、石化、钢铁等流程行业已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益化管控、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而工业互联网也从单点应用到多场景协调逐步深化,设备资产的管理应用覆盖率超过75%。
数字社会加快发展,数字政府能力全面提升。报告指出,数字技术促进城乡公共资源更加均等化,当前我国所有的三甲医院均已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远程医疗已覆盖所有乡村振兴待帮扶县的医院;在教育方面,全国已有6.4万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盖。城市数据大脑已成为发展新型智慧城市的新抓手,全国宣布建设城市数据大脑的城市已超过500个。此外,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目前一体化政府服务能力指数位于“高”以上的省级政府从2016年的12个增加到26个。数字生态更加健全,平台经济治理成效初显,数字经济概念和统计范围日渐明晰,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保护取得显著进展,平台经济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积极推进。
需求不足等短板显现需强化服务加速建设
尽管如此,数字新基建应用场景遭“需求不足”质疑,5G缺乏“杀手级”应用,数据中心抢占布局迹象明显;全球“芯片荒”凸显关键核心技术短板,智能汽车等新行业的崛起扩大了芯片需求;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亟待开展规模化应用,其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新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投资回报过于急切;数据中心亟须自我革命解决能耗过高问题;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的提升已经刻不容缓,平台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凸显。
报告预测,下一步,云网融合一体化将更加深化,未来形成“云、边、端”多级计算部署方案是必然趋势;关键核心技术将更加成熟,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我国在一些领域已经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与此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将更加迫切,据IDC统计,85%的决策者表示,如果两年内没有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就会落后于竞争对手并陷入财务困境。此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将更加协同,世界各国都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数字化技能和素养将更加普惠,人社部日前研究制定方案,助力我国劳动者数字技能的全面提升。
为此,报告建议,要深入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用,把握好5G发展的“导入期”,以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5G网络共建共享;充分挖掘感知设施部署场景、应用模式和管理模式;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体系,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务实推动数字产业化补短板锻长板并举,加大基础创新力度,夯实融合发展的技术支撑基础;聚焦重点领域,加快补齐产业短板,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锻造“杀手锏”技术;推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水平建设。强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完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流程服务能力,构建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协同推进工业互联网生态服务发展。
与此同时,全面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量质齐升,遴选一批重点行业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培育面向特定行业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此外,切实推进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普惠发展,大力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发展。(苏德悦)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