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息差收窄背景下,商业银行正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改善盈利结构。不少银行争取基金托管牌照,加速业务转型。成都银行近期发布公告称,该行已取得证监会《关于核准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批复》。除了成都银行外,今年以来,苏州银行、青岛银行两家城商行也相继获得基金托管资格。
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布,首次明确基金资产应委托给商业银行(作为基金托管人)进行托管,通过引进第三方保管机构让资产的投资运作与保管权相分立,保障资产安全性。在此之后,国有大型银行陆续取得基金托管业务牌照,并开展了公募基金试点。招商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证券投资基金在商业银行资产托管总规模中的占比为11.7%,仅次于银行理财(17.1%)、保险资金(14.4%)、信托计划(12.0%)。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基金托管等资产托管业务综合收益较高,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其盈利来源主要分为三部分:托管费收入、存款沉淀带来的利息收入、支付结算收入,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改善盈利结构。
从平均托管费率来看,由于公募基金对托管银行估值运营、投资监督、信息披露等服务的要求相对其他业务更高,因此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费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类。
同时,托管业务可沉淀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负债。据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介绍,在托管产品运作过程中,受托资产可能会有一部分资金沉淀在托管账户中。一是开放式产品(开放式基金、开放式理财、集合资管计划等)需在托管账户中留存一定比例的现金以应对投资者赎回,其中,证监会规定证券投资基金需至少留存5%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二是受托资产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会有一部分闲置资金留存在托管账户中,等待投资机会。沉淀在托管账户内的资金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优质的活期负债,成本较低,在1%左右,且一般较为稳定。
此外,托管银行在托管受托资产前,需开立专门的托管账户并将受托资产划入托管账户内,然后根据资产管理人的指令进行资金划拨。因此,受托资金的流转在托管账户中进行,而托管银行对每一笔受托资金的划付收取汇划费。
考虑到基金托管业务资本占用低、综合收益较高,不少寻求轻资本、可持续经营的头部中小银行也纷纷入局。除今年获批的3家银行之外,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还有8家城商行和农商行已取得基金托管业务资格,同时有3家城农商行正在等待批复。
现阶段,与国有大行及知名股份行相比,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基金托管资产规模不占优势。由此看来,中小银行布局基金托管业务,拿到牌照只是第一步,如何在大行竞争压力下形成差异化优势,才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记者 胡杨)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