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2006年,南国今报记者“权哥”给我做了一个整版的专访——《淡泊名利其书自远》,介绍了当时我获得广西文学艺术最高奖“铜鼓奖”的幸事。作为柳州首位获得“铜鼓奖”的书画家,那时31岁的我尚属青涩,第一次在受众面很广的南国今报上得以大篇幅的宣传推介,着实令我激动和高兴。此报道当时也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
与今报相伴20年,尽管青丝染了白发,唯有读书看报的习惯从未改变。叶枝校 供图
我与今报之缘,源于我与记者“权哥”——何继权早就认识。作为通讯员,我和他有过诸多合作。后来,我又与唐绍怡、卿要林、钟华、王剑等许多今报记者有深度交往。他们在写作上给了我很多支持与帮助。
今报见报速度是一流的,你写的消息能否见报,一两天内即见分晓,不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那种。这是我一直来喜欢它的“性格”,喜欢给他投稿的原因之一。我从事园林文化宣传工作,除了为了工作写好新闻稿外,今报给我最大兴趣的和提高积极性的是,我写的纪事类散文比较“容易”见报——这算今报给我的是莫大的“实惠”了。
当然,我说的“容易”,并不仅仅是我与今报记者编辑熟悉和有交情,确实也是我特别注重文章质量,使每篇文章尽量多带“干货”,直至写好了才投出去。投稿多了,文章见报也多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与日俱升,同时促使了我手不释卷。
我每日必读书看报,案头上有很多报刊,自然也有今报。我多抽时间读书,就是要沉潜下来丰富写作知识。我的人生,有一部分是和一张报纸与一本书过的,好像没有它,就没有了灵犀。
多年来,我多次获得过今报通讯员评比优秀奖,这是今报对我的鼓励和认可。与今报结缘二十年了,我获得它的多,报以之的少,唯有写稿,报以桃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