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还没有阳过的
“天选之子”们
下面这条消息赶紧关注
(资料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近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二价灭活疫苗临床试验招募计划看看你符合吗?
↓
致社会各界人士:
自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以来,全球累计感染6.5亿人,多种新冠变异株陆续出现。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流行株。奥密克戎的传播力和逃避免疫的能力都比较强,接种疫苗是最佳的防控手段。灭活疫苗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使病毒失去致病性,只保留其抗原性,作为传统疫苗的制备方式,工艺成熟,安全性高。
此前,针对新冠原型株的灭活疫苗已在全国大范围接种。最近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牵头开展的一项新型冠状病毒二价灭活疫苗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参与者招募。这个二价灭活疫苗采用了新冠原型株和Omicron BA.5变异株进行制备,对奥密克戎有更好的保护效果。参与者将按照2: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至二价疫苗组或新冠原型株疫苗组,间隔28天通过肌肉注射序贯接种2剂疫苗。
入选标准:
1、年满18周岁;
2、近6个月无新冠病毒感染史;
3、已接种过2剂次/3剂次新冠病毒疫苗满6个月;
4、肝肾功能正常;
5、没有乙肝、丙肝等传染病史。
参与者将获得免费的疫苗、核酸、肝肾功能检测和传染病检测,并且能获得一定的交通补贴和营养补贴。
有意参加者可电话咨询本试验的临床协调员:17521398166。
接种地点:医院转化大楼一楼报告厅。
时间:2月1日、2月4日、2月8日、2月11日上午8:30-11:30。
另外,又有好消息上海一收治危重症患者临时病区完成使命康复老伯:可以回家过元宵了
“谢谢你们陪我度过了这个春节,现在我可以回家过元宵了!”2月1日上午8点,随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最后一位患者李老伯康复出院,这一临时设立的病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即将恢复原本收治专科患者的功能。在这里坚守了25天、精心照护近20位患者一起度过癸卯年春节的医护团队边帮着李老伯的家人收拾出院物品、边向老人叮嘱着出院后的康复注意事项。
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月5日新设的病区,由医院麻醉科主任李金宝团队、泌尿外科周意护士长的护理团队以及医院急诊危重病科联合主管,最多时曾收治了24位重症、危重症高龄患者。不久前的春节假期里,这里还住着十余位康复中的患者,李老伯就是其中之一。
刚入院时,李老伯的肺部感染面积超过70%,吸氧后的氧饱和度也只能达到90。在经过高流量吸氧、俯卧位通气、对症药物等治疗后,李老伯在春节前已大为好转。
“重症患者的病情就像过山车,虽然当时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已相对平稳,但也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反复。”李金宝告诉记者,“因此,我们在春节前后加强了值守和应急备班力量,我也全程在院,时刻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春节期间,李金宝带领团队每日查房
为让无法回家过年的患者安度春节,医护团队在身心两方面都为留院患者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护。李金宝团队每日仔细查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周意带领的护理团队为患者悉心翻身、擦背、换药。医护们还时常像家人一样陪着患者们聊聊家常、共叙亲情,除夕夜晚上还为患者一一送上祝福、慰问。
温暖的故事同样发生在市一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今年87岁的林老伯(化名)在春节前入院时双侧肺部大面积感染、呼吸急促,很快上了呼吸机。市一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带领医护团队通力合作,为患者制定了包括俯卧位通气在内的精准化,规范化治疗,同时加强全身护理,避免发生压疮等并发症。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肺部病情明显好转,但随即出现了严重肌无力以及谵妄、焦虑情况,导致脱机困难。
心病还需心药医。急诊危重病科医护团队一方面给予林老伯合适的抗焦虑药物,加强早期康复锻炼。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抚慰,鼓励患者坚定康复的信心。医护团队还每天给患者带来家人手写的家书,看着熟悉的笔迹,老伯的情绪逐渐平静,对医护团队的治疗也更加配合、积极。春节假期过后的第一天,林老伯顺利康复出院,与念兹在兹的家人们重新团聚。
手写家书为老人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心灵安慰和康复动力。市一医院供图
据介绍,春节假期过后,大部分在年前收治的患者均已出院,医疗秩序也基本回复至往年同期状态。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用温暖和坚守,陪伴患者度过了这个特殊的新春。
上海四院团队最新研究:“阳后”这一变化的原因找到了
最新出版的《国际传染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报道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熊利泽、李成医学团队有关新冠的临床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在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时期,味嗅觉变化的患病率没有明显下降,但严重程度有所减轻,接种疫苗起到了保护作用。研究表明,味嗅觉出现变化很可能是病毒入侵神经系统的重要标志。
此前,该团队曾于去年11月在国际知名免疫学期刊《免疫学前沿》(Frontiers Immunology)发布新冠研究成果。研究发现,衍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奥密克戎 BA.2感染患者死亡率高度相关。这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治疗新冠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危重症新冠的发病机制提出新见解。
目前,奥密克戎毒株仍然是全球大流行的主导变种。自新冠大流行爆发以来,味嗅觉障碍已被证明是新冠感染的主要症状。既往研究表明,新冠相关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3.2%到98.3%之间,味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5.6%到62.7%之间,但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的味嗅觉障碍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尚不清楚。
为此,上海四院熊利泽、李成医学团队对2022年5月17日至6月16日期间,三所方舱医院收治的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进行观察性研究,分别在两个时间点用味嗅觉调查表和数字视觉模拟量表评价嗅觉和味觉功能。分别有688名和385名受试者完成了T1和T2时间点评估。结果显示,两个时间点的味嗅觉变化患病率分别为41.3%和42.6%。此外,无论经味嗅觉调查表或嗅觉、味觉视觉模拟量表评估,两组的严重程度分布没有差异。首发症状为头痛和肌肉疼痛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味嗅觉变化,而患者的首发症状为咳嗽、咽喉不适和发热,以及更高的受教育程度、接种三剂疫苗和尚无症状显示出保护作用,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去年7月,该团队的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视角》(VIEW),研究提示酸中毒导致的pH环境会促进新冠病毒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感染。该研究成果也为脑内乳酸水平升高引起围术期认知功能紊乱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全身炎症生物标志物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哪些标志物能更好地预测患者预后,尤其是COVID-19奥密克戎BA.2感染患者。该医学团队通过回顾2022年4月12日至6月17日上海疫情暴发期间2645例上海四院感染住院患者情况,分析各炎症指标预测OS准确性。研究成果对治疗COVID-19奥密克戎 BA.2、及早发现重症患者、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上海四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是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上海市麻醉与脑功能调控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麻醉联盟成员。近3年,该团队已获得包括国自然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优青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17项。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