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推荐 > 正文

广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3%!-天天滚动

广西教育普及水平保持高位态势、组织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提升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水平……2月27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广西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动一季度经济工作”系列主题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广西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有关情况。


(相关资料图)

发布会现场。

2022年,自治区教育厅深入实施《广西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构建优质共享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多渠道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

南宁市良庆区六里路小学。图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一是教育普及水平保持高位态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进一步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7%,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9.9%,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工作不断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基本普及,毛入学率达到92.9%,有效支撑了国民素质提升和国家人才队伍建设。总体上看,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总数达2.4万所、在校生总数达1096.2万人、专任教师总数达66.9万人,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需要。

二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出台“十四五”时期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文件,着力完善基础教育“三段一类”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广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支持建设10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10个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区、50个普通高中学科课程基地、50个幼儿园课程基地、3个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3个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自治区级示范区和100所示范校,推广应用106项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动基础教育向提高质量转变。打造自治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76个、自治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营)地255个,构建全面培养体系。自治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总数达5392所、自治区示范幼儿园总数达249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达166所、自治区星级特色普通高中达54所,全区基础教育发展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西安置区第二幼儿园。图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三是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有效扩充教育资源,针对办学条件短板,积极统筹各类资金,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553所(次)。狠抓控辍保学,建立健全“双线四包”工作机制、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重点地区监测制度、辍学报告制度、行政和司法督促复学制度、入学联控联保工作机制、复学学生安置机制等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户学生失学辍学人数持续保持“动态清零”。积极落实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确保“应读尽读”。截至2022年秋季学期,全区共保障68.6万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读义务教育学校,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比例达到94%。

四是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新进展。持续改善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环境,全区中小学(含教学点)宽带网络接入率达100%,多媒体教室的学校覆盖率达100%、班级覆盖率达98%,建设广西教育网,提升教育基础网络支撑能力。加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建设“八桂教学通”教学平台,实现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城乡普惠共享。推进中小学“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促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区立项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实验区20个、实验校60所,“5G云网融合引领广西智慧教育新发展”应用试点项目获得工信部和教育部批准立项。

近年来,自治区民政厅加快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抓好低保、特困救助供养、临时救助以及城乡低收入人口动态预警监测,统筹推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创新争优、提质增效。

一是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严格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四不摘”要求,继续聚焦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精准发力,规范落实“整户保”与“单人保”相结合救助模式、扣减务工收入、低保渐退期等政策,切实把基本生活困难的脱贫人口兜住、兜准、兜好。目前,全区634万脱贫人口中有143.5万人纳入低保,有 6.4万人纳入特困供养,有31.7万人次享受过临时救助,守住了不发生大规模返贫的底线。

横州市乡村新风貌。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黄波 摄

二是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预警监测。研究制定《广西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审核认定办法(试行)》,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和动态管理,强化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等人口的主动发现力度,确保各部门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纳入相应救助保障范围,做到“应救尽救”。目前,全区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347万人,其中核实认定低收入对象321.6万人。

三是持续提升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水平。2022年全区共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18亿元,其中下达中央困难群众救助资金85.6亿元,下达自治区困难群众救助资金32.4亿元,惠及302.7万人。目前,全区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785元,人均补助水平达到每人每月416元,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年6317元,人均补助水平达到每人每月248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2384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7864元,照料护理标准最高达到1400元/月,最低达到429元/月;临时救助困难群众55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7亿元。

下一步,自治区民政厅将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守牢基本民生底线,增进困难群众福祉。

“十四五”以来,广西扎实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夯实基层网底,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基本构建起了优质高效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强力推动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组织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区各级投入706.5亿元建设项目2600多个,基本实现“三个全面达标、三个全面覆盖、一个全面提升”总目标。至2022年底,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较“十三五”末增加130万平方米,医疗卫生床位增加4.6万张,每千人口床位数由2020年5.9张提高到6.74张,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

二、积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2个项目已获国家批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已挂牌运行,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等4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加快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水平,组织广西高水平三级医院对口支援100家县级医院,推进“粤桂协作”机制下广东高水平三级医院对口帮扶20家重点县医院。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电子健康卡发卡5877万张,规范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已有35家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诊疗服务。加大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区千人口医师数达到2.75人,较“十三五”末增加4.96%。

市民在一家驻邕三甲医院缴纳门诊医疗费用。南国早报记者 刘冬莲 摄

三、持续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全面推进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组建三二医联体211个、三二一医联体140个、城市医疗集团19个、紧密型三二医联体112个、远程医疗协作网164个,覆盖了所有县域。出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夯实基层卫生服务的“网底”。

发布会答记者问(摘选)

问:广西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近年来,广西高度重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工作,有序扩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紧密型医疗体系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和整体效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一、支持区域医疗中心高水平发展

以南宁、柳州、桂林3个城市为核心,有序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目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项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项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项目均在快速推进中,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危急重症、疑难病症在区内得到解决。

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

积极推动高水平医院一院多区建设。“十四五”期间,广西将支持满足病床使用率持续超过90%,排名在类别医院前列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群众医疗需求较大的地区开办分院区,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

三、构建均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通过开展城乡对口支援、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等方式,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推动县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2022年以来,深入实施广西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统筹中央、自治区资金19.02亿元,支持全区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同时,广西51家三级医院对口支援68个县(区)的100家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组织23家三级医院(广东省13家,广西10家)“组团式”帮扶广西20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医院,提高脱贫地区医疗服务水平。

问: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开局之年,在强化教育基本建设方面主要有哪些目标和举措?

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逐步完善教育公共服务的基础条件,是今年教育系统的重要任务,广西将加大资金统筹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建设项目管理,全年计划统筹中央和自治区资金约65亿元,引导鼓励各地加大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投入,支持各地新建中小学幼儿园85所,改扩建一批校舍,逐步化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方面,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农村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两个专项,着力解决“城镇挤、农村弱”和办学条件不完善的问题。以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为推手,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达标建设。科学布局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推动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村小有序撤并,提升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配套建设乡镇中心学校的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卫生厕所、淋浴设施等,满足学生寄宿的学习生活需要。在城镇人口增长快、学位不足地区新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

幼儿园建设方面,持续化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在城镇布局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巩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成果,城镇居住区按要求配套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满足城镇居民上普惠性幼儿园的需求。引导各地通过改扩建的方式完善一批村级幼儿园,推动大村联合建设片区中心幼儿园。继续认定一批普惠性幼儿园,强化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有益补充作用。

普通高中建设方面,突出解决普通高中学位不足、办学条件薄弱的问题,适应新高考改革和选课走班教学需要。以市域为整体优化普通高中学校布局,强化县域普通高中规划建设,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推动县中高质量发展,逐步剥离农村完中的高中办学功能,从严管控规划建设普通高中超大校、豪华校。

另外,广西还重点在边境8县打造80所“国门学校”,打造边境地区教育示范带。强化校园校舍安全建设,优先完善校园安防设施,打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计划建设750套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周转宿舍,打造拴心留人的环境。

问: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直接面向群众,请问近年来,广西采取了哪些措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答:广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一是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在广西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自治区本级筹措资金17.6亿多元,支持广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件条件。

二是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初,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边境地区医疗卫生力量建设的若干措施》,为基层卫生人才“下得去,留得住”提供了政策保障。通过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县级医院骨干专科医师培训、紧缺人才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种措施,不断加大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截至2022年底,全区共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达10247人,平均为每个乡镇培养9人。2022年正在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达10168人,结业充实到各级医疗机构服务的人员有3406名;全区每万人全科医生数达3.08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由2020年的17.11万人上升到18.26万人,增长6.72%。

三是持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优活动。全区145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截至2022年底,共18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推荐标准,占比12.63%;56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基本标准,占比39.05%。

四是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2年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在2019年选取的39个试点县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五是强化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能力。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门诊)实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全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配置4.2万多个血氧仪,1400多个制氧机,有效保障了基层群众的身体健康。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基础教育 医疗中心 人才队伍建设 公共卫生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