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正文

快报:我们村这十年丨基层组织变强了 建强支部闯富路


(资料图)

9月2日晚,汝南县老君庙镇小方村的文化活动广场上,锣鼓声响起,小方村艺术志愿服务分队志愿者在舞台上闻声起舞。我站在舞台下方角落,看着群众开心的样子,不由得感慨万千。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今天,我给大伙说说我们村的故事。

小方村坐落在汝南宿鸭湖西岸,曾经十年九涝,百姓穷得叮当响。穷,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基本陷入瘫痪;二是村中历史欠账较多,“揭不开锅”是常态。

比如,村里原来的路一到下雨天就变成了泥巴路,运送庄稼靠人拉架子车,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村里的道路两旁垃圾成堆,房前屋后杂物随意乱放,到了晚上村里黑灯瞎火。村民家家都是旱厕,一到夏天,苍蝇满天飞,臭气熏天。不仅如此,村里民风也不好,不少人“等”“靠”“要”思想严重,红白事大操大办,村小学破败不堪,全村没有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

附近一些村庄富起来了,可小方村还是因穷闻名,上上下下也都急啊。

转机出现在2015年。当年,上级选派了一位干部来到小方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帮助小方村“强身健体”。经过一番走访调研,这位驻村第一书记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直接朝着关键问题“开刀”。在外地干工程的我经村里党员一致推选,成为小方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党员们又把群众基础好、有干劲、有闯劲的年轻人选为了村“两委”成员。

我们几个人上任后,把“建强支部”作为头等大事,推动党员队伍建设,通过抓党建促发展。2018年村“两委”换届中,实现5名村干部全部“一肩挑”;2021年村“两委”换届中,又选配了7名村干部,不仅增加了力量,还实现了全部“一肩挑”、有女干部、有35岁以下干部的目标。

要致富,先修路。在上级部门支持和帮扶单位的协调下,村里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硬化道路,惠及6个自然村16个村民组。为了改善村容村貌,村里又找来资金,让路灯亮起来,绿化美起来,新修建的文化广场成了大家谈天说地的好地方。至于家家户户的旱厕,更是来了个“厕所革命”,建起了水冲式厕所,结束了旱厕历史……平整的柏油路,浪漫的法国桐,碧绿的韩溪河,小方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园村”。

最值得说道的是我们村的产业。前几年,村子里没有什么产业,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儿童,致使大量土地抛荒,小方村一度成了附近有名的“空心村”。这些年,在镇党委支持和驻村工作队帮扶下,小方村利用扶贫资金建成占地150亩的大棚、扶贫车间2座,引进企业发展产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梦想,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村里又引进了更多企业,发展羊肚菌种植、蔬菜种植、服装加工、家具加工等产业。

村里的变化引来各界关注,我们村还上过央视新闻联播,去年被省里授予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都是全村人十分自豪的事情。

现在,我们村可以说是“党员领头干,群众跟着上,人人干得好”。(肖红伟 口述 本报记者 王向前 本报通讯员 王鹏 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基层组织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