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军
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丁亚菲 宋晓珊/文 时硕/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搞科研的,干活其实跟农民是一样的。农民天天锄地、犁地、拔草,我们天天去做实验。”只要张治军人在中试基地,从车间到办公室,再到学生实验室,每天都要走1万步以上。
农民辛苦是要有结果的——收获粮食。做科研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久前获评河南十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之一的“自修复纳米润滑抗磨损材料”,就是张治军牵头的团队所结的“果子”之一。
29年沉淀出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9月16日,济源,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济源中试基地(简称“中试基地”),工人们正忙着将一些自制的大型设备和原材料搬运上车。
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张治军举起手机,拍下了一段视频,“这是我们准备运往云南的年产1万吨湿法混炼橡胶复合材料的中试实验设备,以及主要原料纳米二氧化硅。”
又一个项目,从实验室出来,走过中试,走向市场。8月28日,由张治军牵头完成的“自修复纳米润滑抗磨损材料”项目,获评河南十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之一。
在张治军看来,这源于朱自强、金振声、李铁津三位老师带他进入纳米材料研究领域,薛群基老师交给他的博士研究课题,党鸿辛老师一直强调的纳米材料产业化理念,也有赖于河南大学、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3个团队20多年来所做的纳米材料基础研究,“从1993年到现在,已经29年了。”
如今,纳米材料以我们不曾想到的方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张治军拿起办公桌上的一个透明盒子,兴致满满地邀请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试一试,“这是石英做成的纳米级二氧化硅粒子,抹在手上是不是很滑?你们用的护肤品,加入这种材料,就会有光滑的丝绸感。化妆品中加入这种纳米粒子,再加上氧化锌、氧化钛,它就具有抗紫外线功能,可以防晒……”
95%的项目在“小试”时就被淘汰了
中试基地建成已19年。这些年来,张治军最大的感受是,好项目从来不缺钱,资本都是追着项目在跑。对于项目来说,最难的,是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
如今,国家和地方对成果转化的激励非常优厚。张治军说,技术成果转让后的收入,百分之八九十都奖励给团队,学校才留一点点钱。为什么走这条路还有好多人发怵?在他看来,主要是因为科研产业化需要的研发周期长、失败率也太高。从实验室出来到做成产品,有95%的研发项目会死于“小试”,也就是从实验室到工厂投产的小规模试验生产。
张治军解释,对于基础研究来说,如果做了100次实验,有几次是成功的,就可以作为一个探索的结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但对于做技术开发来说,做了100次实验,有99次成功、1次失败,这个产品就不能进入市场,“如果进入市场,很偶然的一次失败,就可能会给企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也因此,在中试基地,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也有所不同。
中试基地主任李小红笑言,“我们说一个学生牛,不是看他写了多少篇论文,而是看他做的项目能不能走到‘中试’这一步。”
如今,中试基地已孵化出了济源鸿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鸿辛橡胶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济源鸿辛金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
“我算是幸运的,很多人一辈子砸进去了,不听响。”关于这份幸运,张治军喜欢将其归功于背后强力的支持,一个勇于献身、甘坐冷板凳的团队,再加上济源市政府和河南大学的全力支持。
他在大湾区设了一个技术“瞭望员”
原来把一项科研成果变成工业产品,需要10年以上。而现在,在多年的丰富积累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工程中心的年轻人用一两年就能将一项科研成果培育成工程化技术。
因此,张治军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关注行业前沿技术,把他们“嫁接”回河南,落在济源纳米初创孵化产业园(简称“纳米产业园”)。
李小红半打趣半认真地介绍,“张老师现在是纳米产业园的招商大使。”
张治军一年要出去将近30次,每次拜访两三家学校或科研院所。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项目落地,这位懂科研的“招商大使”,在大湾区设了个从英国留学回来、熟悉纳米技术的“瞭望员”。
这位“瞭望员”,是中试基地了解珠三角、大湾区企业的一个窗口,专门和企业打交道,了解企业需要什么,同时了解中试基地可以做什么,把二者链接起来。
说着,张治军拿出了手机,“你看,我手机上有很多群,都是跟一个个企业的项目对接群。”
一家生产陶瓷餐具的龙头企业,希望能通过纳米材料,使碗具有抗菌功能;一家做化妆品的企业,希望能用纳米微粒生产出一种香氛,喷在衣服上几天不消散;一家LED灯龙头企业,希望能通过纳米涂层解决光线刺眼的问题……在“瞭望员”的有效对接下,如今,中试基地里几个项目正在同时进行。
声音
实现从知识到技术到产业化才是科学研究的真正意义
无论再忙,只要回到济源,张治军都会去实验室或车间里转一转。
20多年前,张治军还在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读博时,老师党鸿辛就“整天说”要努力把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研究要更具目的性,“科学是知识,技术才是生产力。实现从知识到技术到产业化,才是科学研究的真正意义。”现在,中试基地的这个团队,特别重视科学研究的产业化。
张治军说,产业化是一个具体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放大,不光要有成本意识,还要注重环保、安全。
对做实验的学生来说,实验室架子上有啥他就用啥。但进入产业化阶段,选择其实受到环保、安全和成本的限制,最终能选择的只能是性价比最高的那一两种材料。没有经过产业化实践的学生,可能就不知道方向该怎么走。张治军希望,能通过言传身教,将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传递到学生和团队的年轻人身上。
一起传递的,还有科学家精神。在张治军看来,科学家精神包括对未知世界的勇于探索,包括不加形容词的实事求是,包括甘坐冷板凳的持之以恒,还包括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跟种地一样,有时你一个人能种,一大片地你总种不了。化学研究,就不是一个人干的活,你必须有团队意识。”
走在中试基地的拱桥上,张治军指着旁边的池塘问,知道这里的睡莲是怎么来的吗?这是一个学生养在小鱼缸里的。最初只有一两片叶子,越长越大,鱼缸盛不下了,就放进了池塘。如今,大片大片的莲叶,已经铺满了半个池塘。挺出水面的花瓣和绿叶,沉静而执着。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