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正文

周口也有个“红旗渠” 堪称人工天河

周口版“红旗渠”——“新淮渠”旧址

村民,王洪旭


(资料图片)

村民,王力才

村支部书记王祥领,站在一处桥渠旧址前,讲述修建水渠的往事。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于扬 李玉坤 实习生 郭磊 文图

它没有像林州红旗渠一样,修建在悬崖峭壁上;

它也没有太多的技术难关,需要依靠机械设备攻破;

它只是一条修建在平原农田上的沟渠,总长度不过19.6公里,但在那个火热的年代里,同样凝聚着中原儿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昂扬斗志。

日前,距这条沟渠修建好近半个世纪后,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走进周口市淮阳区新站镇沙颍河岸边的王楼村,找到了这段沟渠残存的旧址——新(站)淮(阳)渠源头,同当年参与建设的村民们一起,探寻“周口红旗渠”修建时的辉煌往事。

半个世纪前

这里就开始了“南水北调”

1973年,初秋。

那时候的王力才还没有结婚,正是跟着生产队干活的壮劳力。有一天,村干部领着五六个人到他的住处说:力才,你还没有结婚,一个人住,这是咱县里派来的技术员,要在咱这个地方修水渠,就在你这个院里搭伙做饭吧。

王力才欣然应允,把家里的那口大铁锅刷洗得干干净净。“我记得很清楚哩,第一顿晌午饭就是在俺家做的,熬的红薯片汤,炒的是萝卜菜,连白面都没有。”今年已经76岁的王力才回忆说。

刚开始的那几天,几名技术员就是到沙颍河岸边看选址,测量,记录着各种数据,王力才看不懂这些,他只负责烧火做饭。至今,他还能准确地回忆起来几个人的名字(注:口述,可能有误差):淮阳县水利局副局长王思贤,技术员叶九荣,木工何大本,泥工张作云……

此后,大规模的施工开始了,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淮阳历史上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新淮渠”的开端。

为什么要修建这样一条水渠?新站镇的干部向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介绍说,当时淮阳县城以南的王店、刘振屯、新站等几个乡镇农田灌溉机井缺少,有“十年九旱”之说,所以需要一条引水渠,把南部沙颍河的水往北引,一直修到县城南关,可以有效解决几个乡镇几十万亩农田的用水难题。

因此,无论县志记载还是口碑相传,这条“新淮渠”又叫淮阳的“南水北调”工程。

五六万人义务施工

县领导拉着架子车上工地

那是一个干活不讲价钱的年代,人们的干劲儿空前高涨。为了支援新淮渠的建设,当时的淮阳县从南部4个公社以及县城的城关镇抽调干部群众参加施工,前后2年多的工期里,参与建设的人员足足有五六万人。

现任淮阳区新站镇王楼行政村的支部书记王祥领回忆:“我们行政村有15个村民组,一个组抽出去30名劳力,光俺这个村就有近500人参与施工。”

没有大型机械,全靠人力劳动,上工时,绵延19.6公里的沟渠土方上,黑压压的全是人。铁锹、架子车、扁担,是最常见的施工工具,偶尔公社里支援一辆链轨式拖拉机,就是最高端的施工机械。

“我们这个沟渠虽然只有不到20公里,但修建的时候注重工程质量,而且是平地堆起12米高的土方,像修高速公路一样,过水的沟渠相当于铺在土方上的路面,中间还要修桥渠和放水闸,真的是人工天河。”60岁的王祥领说,毫不夸张地讲,新淮渠就是淮阳儿女用铁锹一点一点堆起来的。

春夏秋冬都干过活,夏天的男劳力光着膀子,皮肤晒黑不说,还掉皮。但是没有人在意这些,晚上睡觉只能用趴在床上的姿势,第二天一早,照样起来上工。冬天天冷,人们干活更加卖力,“干起来,动起来,出了汗就不冷了”。

那时候的人们干活没有一分钱报酬,生产队里记工分,吃饭也是以生产队为单元,吃大锅饭,“主要是红薯面馍,偶尔能吃上一顿豆面面条”。除了雨雪天气和农忙时节,其他时间几乎24小时不停工,干部群众两班倒上工。

除了人力,生产队的牲口也派上了用场,大马和骡子用来拉车。村民王力才说,他们生产队的一头枣红马,活活被累死了。“人还能两班倒歇歇,牲口歇息的时候不多,后来那头红马累得啥也不吃,直至倒下。”至今,回忆起这桩往事,王力才的眼神里还有很多不舍。

而由于沟渠需要修在距地面12米高的土方之上,所以土方的作业量特别大,也是最累人的。“先修个坡,靠架子车把土拉上去,再碾压铺平。上坡的时候七八个人用绳子一起拽着架子车,才能顺利上去。”参与施工的村民王洪旭说。

如今,王洪旭也是一位68岁的老人了,他义务照看新淮渠源头旧址已经有20多年时间了。

多名村民向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回忆,当时,县革委会的领导田守忠(曾任淮阳县县长)亲自拉着架子车上工地,跟大家伙一样,吃住在工地上。

水渠源头旧址已被保护起来

准备开发文旅项目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热火朝天修建的沟渠,逐渐被时代淘汰。日前,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前去探访时,沟渠源头的机房还在,但绵延至淮阳城南的部分,只能找到一些残缺的建筑了。

当地干部介绍说,沟渠初修好的那个年代,在农田灌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缓解了沿线好几个乡镇几十万亩农田的用水问题。但是,随着上世纪90年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推进,更多现代化的设施建了起来,原来的新淮渠逐渐废弃不用了。

“现在这个源头旧址保护得还可以,村民王洪旭长期住在里面,除了自己生活,还进行一些管护和修缮。镇、村干部也经常巡护,发现年久失修的地方及时上报解决。”当地村干部介绍说。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看到,源头旧址还有几十间红砖房,蓄水池和闸门凹槽还能找到。“当时这里安装有5个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先把沙颍河的水抽上来,注入顶部的水池,然后顺着12米高土坝上的水泥渠,往沿线乡镇排。”新站镇王楼行政村支部书记王祥领说。

现在,新淮渠源头旧址,已被列为淮阳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淮阳区新站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胡婷婷向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介绍说,2022年8月,已经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前去考察了,将来准备依托源头机房老建筑旧址,开发成综合文旅项目,一来留住历史记忆,二来为发展乡村旅游注入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