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正文

从北京中轴线到“老家河南” 京豫两地委员云端共议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小记-热点聚焦

“我们北京有条中轴线,那中轴线是怎么来的呢?”近日,人民政协网邀请到京豫两地政协委员现场连线,共话历史名城保护,北京市政协委员胡永芳现场对河南省政协委员李庚香发问。

李庚香回答道:“中轴线文化与中国古代《周易》等传统哲学思想关系密切,可以说是起源于河南。就北京而言,元大都时建中心台,中轴线初始形态完成。明代虽有进行细微改造,但中轴线还是延续了原始特征,直到20世纪上半叶,天安门广场改造完成后,中轴线最终的模样就呈现在大家眼前了。”

李庚香认为,我们的文脉在古都中延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最关键的内容在于溯源。


(资料图)

“我同意您的观点,中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的脊梁,我们的文脉,从中原起步,走向了北京,北京城市风貌的一大特色就是文化融合。”胡永芳说。

一条中轴线,激起了两地委员对各自古城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的分享欲。

胡永芳介绍,近几年,北京市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做了很多努力。首先,制定并出台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从立法上确定了保护的体系、措施、规划等;其次,北京的整体规划很好地契合了时代风貌的主题;最后,在大众文化传播上,北京也设计并制作了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电视节目。

李庚香也分享起河南建设文化名城的经验:“近年来,河南围绕‘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名片,持续打造中华姓氏根亲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黄河文化、展示中华厚重人文历史的古都文化。”

李庚香谈到,下一步,河南将进一步擦亮文化名片,抓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办好用好“世界文明论坛”“古都论坛”,对独特文化标识整合化利用、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以此增强中原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方面,胡永芳有自己的思考,她认为,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名城保护制度保护了大量珍贵的遗产,在讲好城市故事、延续历史文脉、保护文化基因、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构建叙事体系,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立体的综合传达,短视频传播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胡永芳建议,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视频的宣传力度,尽可能培养和挖掘不同类型的短视频人才,用不同制作方式,深入浅出地扩大古城文化的传播广度和深度。

李庚香听了胡永芳的观点后,也说出了自己对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要讲好历史古都的故事需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走守正创新的道路,而这条道路有两个重点:一是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二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虽然,此前河南博物馆的‘盲盒’、大宋东京梦华录、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在公众视野中活跃了小一阵,但引爆点还不够,今后,河南在讲好古都故事这条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庚香说道。

在采访中,来自京豫两地的两位委员都认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发展模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然而每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都是独特的,难以复制和模仿,我们要做的是保护每座城市的历史,为留住那独一无二的城市记忆贡献力量……

(陈姝延 杨岚 杨小娜)《人民政协报》(2023年01月31日 第 2 版)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