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正文

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大会举办,叫响文产赋能“河南模式”

3月3日至5日,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大会,在焦作市修武县成功举办。


(资料图)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宋光华 陈秋宇 文图

如何传承文脉,如何让越来越多的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近日结束的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大会上,国内顶尖乡村研究学者、文旅行业主管政府领导、河南省首批文产特派员、产业代表等数百名乡创人在河南这场大会上给出了答案。

【先行尝试】

“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咱河南是首批试点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这一工作如何推进?

要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增强乡村审美韵味,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本次大会上,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这样回答这一问题,“还要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切实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充分拓展乡村文旅消费新空间,打造新型文旅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先行尝试,河南省于2022年7月率先启动了“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选定光山县、修武县、栾川县和济源市作为首批试点。为此,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成立了省乡创赋能中心,统筹试点工作。

缪沐阳认为,河南“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推动了当地特色文旅产业发展。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产特派员制度?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创专委会秘书长、河南省乡创赋能中心主任殷秩松解释道:“这是一种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力量为主力,有像河南省乡创赋能中心这样的中间社会组织支持,用政策保护‘热爱’,将自上而下的引导扶持与自下而上的自然生长两相融合的乡创实践。”

因为能为当地引入和培养优秀人才、激活乡村文化和闲置资产、打造乡村品牌乃至实现在地产业升级,“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被寄予厚望。

【河南声音】

构建乡创生态圈,走出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径

本次大会,不仅是“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在河南落地生根7个月来的成果展示,亦是中原首个最具规模的乡创生态成果展示与高峰对话,更是吹响了打造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河南模式”的集结号、冲锋号。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在同步推进研学旅行、康养旅游、非遗点亮、民宿助力、交旅融合等重点工程,深入践行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大会“为我省学习前沿理论的他山之石,明确努力方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他还表示,河南“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乡村振兴战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为牵引,以构建河南省乡创生态圈为目标,全面铺开‘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与其他重点工程一体推进,努力走出一条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径”。

【专家论道】

发掘老文脉、吸引新人脉、增强新动能

如何让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动性要素?

大会上,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说,乡村工作最重要的是提升乡村的人文价值,从而增强乡村的发展新动能。他提出了三个核心关键词——老文脉、新人脉、新动能。

“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文脉。”他说,通过乡创工作,重新发现中国乡村人文资源,激活乡村文化,展现出乡村独特魅力,才能吸引更多人进入乡村。而“新人脉”,就是“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原则的实际呈现——帮助原乡人找回自豪感,促使返乡人投资家乡发展,吸引新乡人投身乡村振兴。

而人才、产业、金融、土地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则是乡村增强新动能的保障。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文化创意专业委员会会长向勇谈及乡村振兴中的社会组织与动员问题时说道,社会组织在其中承担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责任,需要通过文遗乡建、文教乡建、艺术乡建和文创乡建等四方面工作,起到对乡村文化资源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承前启后的作用。

【主角亮相】

“文产特派员”,共立乡创乡建的河南样本

带动文化下乡、资本下乡、产业下乡,活化村内闲置资产,转化乡村优秀文化,焕发乡村的内生动力。“文产特派员”是河南乡村振兴大戏的主角,更是此次大会的高光嘉宾。这些乡村的首席运营官,分享了各自在特派项目上的计划和进展,交流探讨乡创实践中的难点和亮点,共同总结可供复制的经验。

参加此次大会的盛巧荣是光山县第一批“文产特派员”。去年10月与光山县完成签约后,他在潘洼村启动了“茶与瓷”艺术主题民宿“净居茶隐”的基建工作。今年初夏,由他打造的集烧窑、茶道、美学体验、民俗体验、生态露营等多种业态元素于一体的乡村综合体将会开启运营。

中国年轻设计师创业大赛创始人李文爽,去年启动中国(光山)羽绒服及制品设计大赛,共吸引113名选手、339个设计师作品。伴随大赛衍生出的设计师候鸟工作站还将落地光山县南王岗村的“数字游民基地”,吸附人才和项目在光山落地生根,继而推动光山羽绒产业品牌化提升。

余粮乡创创始人高慧慧,是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的“文产特派员”。通过旅游路线的规划、特色产品的打造等工作,创建以“东岳美好,刚刚好”为品牌的未来乡村。其中,前店后坊形式的“共富工坊”,实现新老农人共创共建的新图景。

正如缪沐阳和胡钰在大会致辞中所说,此次大会是中国乡创人的聚会,更是中国乡创事业发展的盛会。希望通过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工作,让祖国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