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正文

豫见好丰景——开局之年探“三夏”丨五路记者探“三夏” “麦”向丰收 颗粒归仓_全球观焦点

5月24日,宜阳县韩城镇千亩农田示范基地一望无际的小麦长势喜人,夏粮丰收在望。田义伟 摄

记者 王延辉(图为陈浩 摄)


(资料图)

记者 刘晓波 记者 祁道鹏(图为高万宝 摄)

记者 李燕(图为李金表 摄)

记者 杨之甜(图为谢建晓 摄)

记者 黄红立(记者供图)

数据来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制图/张焱莉

编者按

随着河南8500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收获期,此时此刻的中原大地,田间地头尽是一派繁忙景象。

就在全省小麦大规模机收即将开始之际,本报派出五路记者,分别深入豫南、豫北、豫东、豫西、豫中的麦田,查看小麦长势、了解大规模机收准备情况,感受中原粮仓力争颗粒归仓的澎湃之力,探寻粮食丰产丰收密码。

豫中

“居易故里”探麦收

□本报记者 王延辉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浩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中这样描写麦熟的景象。

麦收时节,此情此景,正在新郑市城关乡东郭寺村铺展开来。

与广袤中原大地的其他乡村相比,这个村子有点特别——它是白居易的诞生地,村口立有“白居易故里”的牌坊,村里建有“白居易故里园”。

顺着乡间小道走,但见两侧金黄的麦田成方连片,蔚为壮观。

每年这个时候,新郑市农委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全民都忙得不可开交,到处作技术服务、机收减损以及如何应对不利天气影响、防倒伏等业务指导。

“你看,小麦旗叶还没有完全变黄,这说明正处于灌浆后期。”站在地头,王全民拔下一株麦子端详着说。

今年,东郭寺村种植小麦4000多亩,新郑市小麦种植面积有三十来万亩,整个郑州市小麦种植面积220.56万亩,已进入成熟关键期,大面积机收将从5月底持续到6月中旬。

“三夏”生产,农机先行。目前,郑州市全力以赴备战“三夏”,成立了“三夏”农机化生产服务指导组,分片包干检查指导。同时,畅通跨区作业绿色通道,对承运跨区作业机械车辆落实免费通行政策,做到跨区作业“保畅通”;麦收期间,郑州市农机部门将及时发布辖区内小麦机收动态、机具供求、道路通行、作业价格等市场化信息,提高联合收割机利用率,引导跨区作业机械合理流动。

“今年,光新郑参加‘三夏’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就有近600台,建立了12支跨区作业应急服务队,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新郑市农委副主任谷红法说。

在东郭寺村,大块的麦田由当地一家名叫“庄稼人”的专业合作社流转、种植和管理。

“我们今年种的品种是‘华伟305’强筋小麦,不愁卖,收完就能直接卖到新郑的食品企业。”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付召峰脸上挂满笑容。他随便掐了一个麦穗,用手搓了搓,数起穗粒数:“还真不少,有四五十粒呢!”

根据新郑市农委农业专家的小麦预测产,今年新郑市小麦平均亩产415公斤,略高于去年。

风吹麦浪,沙沙作响,夏粮生产有望再获丰收。

豫南

龙口夺粮保丰收

□本报记者 刘晓波 祁道鹏

麦浪滚滚,丰收在即。近日,驻马店市1171.4万亩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进入成熟期。

“上午本来要抢收小麦,收割机都准备好了,昨晚的一场雨打乱了计划。”5月26日,正阳县油坊店乡阚庄村,种粮大户张满良起了个大早,简单扒拉两口饭,便一路小跑赶往离家不远的40亩麦田,“田里有些泥泞,但好在没有积水,没有出现倒伏。”一夜无眠的张满良总算松了口气。

麦熟一晌,龙口夺粮。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测,本周末豫南范围都将出现阴雨天气。大规模收获期重叠新一轮强降雨,如何最大程度减损力争颗粒归仓?

“我们已提前做了预案,联合气象、水利等部门组建‘三夏’工作专班,专班人员每天下地巡田,若发现麦田有积水就及时排出,以防雨后大风发生倒伏。”正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管霞说,当天早晨还组织了10余名专家奔赴田间地头,实地研判小麦是否具备抢收条件,农机部门则提前联系部署了履带式收割机和烘干设备,一旦遇到连阴雨天气,将迅速组织抢收。

作为驻马店市较为靠南的县,“种粮大县”正阳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199.69万亩,从5月20日开镰收割至今,已经收割小麦11.07万亩,麦收工作正稳步推进。

“应对降雨、大风等不利天气影响,我们每天都组织农技专家进行研判,防麦田渍水、防小麦倒伏、防小麦发芽霉变。”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常科介绍,驻马店市1000多万亩小麦前期“底子好”,一、二类苗比例超过九成,通过前期科学管理和狠抓病虫害统防统治,小麦整体长势良好,预计5月最后几天进入集中收获期,6月5日前麦收大头落地。

为确保夏收颗粒归仓、夏种不误农时、夏管有序跟进,驻马店市高规格成立“三夏”工作指挥部,设立综合、气象、交通、农机四个专班,统筹协调推进“三夏”生产各项工作。农机服务保障上,“三夏”期间驻马店市将投入小麦收割机3.4万台、大中型拖拉机5.26万台、播种机16万台、旋耕机4.2万台。夏粮收购准备上,目前驻马店市粮食系统空仓容量约300万吨,夏粮政策性收购仓容充足,能够满足小麦收购需要。同时,中储粮驻马店直属库在夏粮收购期间将开展全天候卸粮和对农结算服务,让售粮农户少排队、早收款。

豫东

“豫东粮仓”开镰忙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燕 本报通讯员 李金表

5月26日,记者来到宁陵县城郊乡的一处高标准农田。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小麦长势喜人,一穗穗饱满的麦穗迎风摇曳,好似一片金色的海洋。“大概再过一个星期,我们这儿的小麦就可以开镰收割了!”城郊乡胡二庄村村民王海江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今年种了3亩小麦,“小麦品种好,还经常有专家到田间给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亩产有望超过去年。”

正在田间查看小麦长势的宁陵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研究员吕厚军告诉记者,该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75万亩,生长形势整体良好,各类麦田长势均衡,成穗普遍较足,灌浆态势良好,可以确定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吕厚军说,针对今年“三夏”生产,宁陵县积极应对麦收前的不利天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小麦正常成熟。同时,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抓好农机调度,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另外,“小麦收割后,县农业部门还将强化技术指导,高标准种好、管好玉米、花生等夏播作物,为全年粮油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打好基础。”他说。

商丘素有“豫东粮仓”之称。今年该市小麦种植面积936万亩,占全省的1/9。

记者从商丘市农机部门了解到,今年“三夏”期间,全市将投入各类农业机械45万台(套)备战“三夏”生产。

“根据我市东西部小麦成熟时间差,我们将协调各县(市、区)互结对子、相互支援,加快推进小麦机收进度,并实行订单作业,确保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商丘市农机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春争日,夏争时。“今年‘三夏’期间,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由处级干部带队的10个专家指导组,分片包县督导各项措施落实,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各县(市、区)也将派出‘三夏’工作督导组,深入田间开展工作,誓夺夏粮丰产丰收,让‘豫东粮仓’更加殷实。”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袁其杰说。

豫北

攒足劲头迎麦熟

□本报记者 谢建晓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之甜

5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安阳县瓦店乡的安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核心区,一片片小麦秸秆上挑着饱满的穗头,微风轻轻掠过,金黄色与青绿色相间的麦浪翻滚,昭示着又一年麦熟时节即将到来。“安阳县小麦总体长势良好,亩穗数足,穗粒数多,后期如不出现灾害天气,今年小麦丰收是稳稳当当的。”安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永刚高兴地说。

安阳县瓦店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耕地面积为5.6万亩,属豫北地区粮食生产核心区、优质强筋小麦示范区。这里以智慧农业为导向,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结合现代智慧农业物联网,建设水平处于省内一流、全国领先。“安阳县小麦将于6月10日左右进入收获期,目前各项措施都已准备就绪,大家攒足劲儿迎接开镰!”张永刚说。

眼下,安阳市438万亩小麦正值灌浆期,正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根据各县(市、区)的农情信息调度分析,预计安阳市小麦亩穗数略有下降,穗粒数增加,千粒重取常年均值。

春争日,夏争时。今年“三夏”期间,安阳全市预计投入主力农机15.3万台件,其中联合收割机1.2万台左右。预计6月初,安阳市西部岗坡地、滑县黄河滩等地开割,6月6日至10日进入收获高峰期,6月14日左右大头落地。

连日来,该市组织动员技术人员、农机企业、维修网点帮助合作社、农机大户完成机具检修、保养和调试,确保农机始终以最佳状态进行作业;市县农机部门向社会和机手公布24小时服务热线,专人值守,服务“三夏”机收工作,并依托农机信息平台为全市作业机手提供重要天气预警、麦收进度、安全提醒、机车供需等信息服务;在高速路口和县域交界口设立跨区机收服务站,为外地作业机手提供各类服务保障。

目前,全市各县区已成立了48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三夏”期间将依托乡镇和农机大户成立应急服务小分队,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困难群众帮扶等情况开展应急作业服务。

“目前麦田后期管理已经到了最后冲刺,安阳市农业和气象部门将适时组织会商,及时调度农情信息,做好科学防治病虫害、防倒伏、防干热风等准备措施,做到夏粮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安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豫西

金色麦浪映黄河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红立

5月26日下午,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铁谢村,黄河岸边,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散发着麦香。

“新农人”杨超今年29岁,喝着黄河水长大,在焦作读完大学后,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2019年,他回到家乡流转了220亩耕地种植小麦、大豆和玉米,成为一名“新农人”。

“黄河滩地平坦肥沃,去年小麦亩产480公斤,价格也高,收入不错。”杨超说着拽下两个麦穗,细心地揉搓,第一穗麦粒数42个,第二穗40个。

“今年亩产肯定会突破500公斤。”望着眼前已泛黄的麦田,杨超的脸上满是丰收在望的喜悦。

据农业农村部门实地调查,今年洛阳市小麦整体长势良好,平均亩穗数、穗粒数较常年均有增加,夏粮丰收在望。

洛阳属旱地农业区,650万亩耕地,水浇地只有140万亩,2022年小麦平均亩产350.81公斤。今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352.89万亩。洛阳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测算,今年小麦平均亩产361.8公斤,总产可达12.768亿公斤。

近年来,洛阳立足旱作农业,积极打造“国内领先的抗旱小麦研究科技创新高地”,选育审定了抗旱节水、优质高产小麦品种37个。“洛旱”系列小麦新品种已成为全国旱地小麦育种的一面旗帜。2022年,宜阳县柳泉

镇种粮大户王留雷的麦田,创造了全国旱地小麦高产纪录——“洛旱22”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659.52公斤。

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小磊介绍,今年“三夏”期间,洛阳预计投入各类农业机具18.8万台(套)。目前,已检修机具5万台(套),培训机手3500人,发放跨区作业证550张,协调中石油、中石化设置农机专用加油站点178个,组建应急机收服务队41个,准备空仓仓容34万多吨。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