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 宿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跑出加速度

沿街商铺统一标准;餐馆明厨亮灶,餐桌上还配备了精致的公筷……9月16日上午,宿迁市宿豫区“湘江路小餐饮示范街”上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

宿豫区委书记殷其国说:“对标省市要求,建设创新宿豫、开放宿豫、精致宿豫、幸福宿豫,必须践行‘两在两同’,推进精美设计、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标准化+”,

为城市“幸福指数”增高度

位于宿迁市高新区的博迁新材料从10年前落户宿迁至今,这里生产出的纳米粉体已具备世界一流水准。

“精准的指导和高标准的参考是企业快速成长的关键。”企业负责人介绍,得益于宿豫区市场监管局长期的标准化帮扶和指导,博迁新材料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国内纳米金属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开拓者之一,还作为唯一起草和制定单位,负责主持并制定了国内第一部电容器电极镍粉行业标准。

拥有了标准,就能占据市场制高点。过去几年,宿豫区将标准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行业领域标准化项目由传统粗放型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新兴产业与服务业延伸,带动博迁新材料、新亚科技等一批重点企业脱颖而出,跻身行业“龙头”。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省、市级试点项目30多个,连续两年全市获批的唯一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均花落宿豫。

宿豫区大兴镇的瓜蒌产业园,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宿豫区在这里建立标准化种植生产基地,瓜蒌种植面积现已达1.3万亩,短短两年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高效农业样板。

“标准化其实是对各领域的优质案例总结后得出的‘攻略’。”宿豫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李群说,宿豫区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实现全覆盖,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示范的宿豫样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跑出加速度,为全区“幸福指数”增高度。

服务民生,

为城市“幸福指数”添温度

“食材从哪里来,到最后进厨房制作,全程都能在平台上看到,让人既安心又放心。”宿豫区的学生家长们感慨。

今年,宿豫区通过改革创新,在全区学校、养老院、大中型餐饮企业、食品供应单位等统一推行智慧化阳光直采平台系统,将“田间地头”、学校食堂、安全监管等统一在线上“串联”,不仅相关部门可通过平台实时在线巡查产品供货渠道、品质、价格、交易等情况,而且做到上游溯源,中途追踪食材轨迹,终端定位使用者,最大程度避免食品安全风险和廉洁风险。

宿豫区近年将小餐饮整顿、打造名特优小作坊等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先后完成378家小餐饮单位升级提高;对全区14所养老院食堂实施升级改造,对发现的问题全部进行销号整改;在全市率先出台《宿豫区学校食堂管理办法》,建立校长陪餐、食品留样等制度,强化学校食堂检查,扎紧监管“篱笆”,确保“舌尖上安全”。

目前,由宿豫区市场监管局与相关部门密织的责任体系已建成,已对全区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对15家农贸市场安全隐患逐个“过堂”,对高层小区和单位老旧电梯一一“检视”,加大执法力度,查找问题短板,常态化检查巡查,坚决消除安全隐患。

融合创新,

为城市“幸福指数”加深度

探索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建立专家库为智慧监管寻找“靶心”、完善网络交易平台监管机制……今年以来,宿豫区市场监管局针对民生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集成运用市场监管各项职能要素,结合实际需求,实行跨部门合作,跳出市场监管,坚持用创新融合的思维寻找破题新思路,为城市“幸福指数”增加深度。

宿豫区市场监管局将融合创新作为破题关键,定期召开推进会、研讨会、成果汇报会,邀请市、区两级相关专家莅临指导、点评,实行跨部门联动,不断打破自身局限,倾力打造改革创新的“最强大脑”。

2016年至今,全区企业的数量从2329户增长到9184户,宿豫区市场监管局经过深入调研,从这组数据中发现了问题。

“实际上有不少是没注销的‘僵尸企业’,长此以往,会影响对经济形势的精准评估。”宿豫区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李启明分析说,今年以来,宿豫区市场监管部门打破部门藩篱,与税务、人社、金融、行政审批和司法等部门联动,建立企业信用分类数据库,通过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将查无下落的失联“僵尸企业”纳入一般失信主体监管库,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方式,增加抽查比例和频次,开展实地检查,引导企业规范经营或主动退出市场,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建设,规避企业合作风险。(记者 孙旭晖 潘瑞凯 徐明泽

通讯员 虎超 首君 邹新)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